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9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1999
以环境哲学的特有视角,从对人的作用和对社会的作用两方面分析文化环境的作用及机理。文化环境在塑造不同层次人格的过程中有特殊的作用;是规定和影响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是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构成了人类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总体环境。文化环境既是整个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又对社会稳定、发展和进步发生着巨大的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列宁的物质定义明确地把客观实在性作为物质的唯一特征,作为物质概念的内涵。理解列宁的这一定义时,很早就提出了两个难点:...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1994
略论稳定度马志政按辩证法的理解,事物是稳定和变异(或变化)的统一。稳定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事物暂时稳定着,但到头来总要变异或变化——变成异我。正因为如此,辩证法把注意力......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科学史上有许多事实,生动地说明实践是检验真埋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命起源问题上自然发生说的破产就是其中的一例。 地球上的生命如何起源,自古以来就是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哲学的功能究竟是什么?这是哲学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可以思考的方面很多,比如:哲学,人们希望它做的是什么?它应该做的是什么?它能够做的又是什么?哲学的功能有没有层次性?...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81
不可知论是一种悲观的认识论,它“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科学和不可知论是根本对立的,如同它和宗教根本对立一样。承认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以及这些规律的可知性,是科学的前提。宗教和不可知论从不同的......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法轮功和各种迷信活动的有恃无恐突现了从理论上澄清命运问题的现实紧迫性,而“命运”一词本义的神秘性和引申义的世俗性并存给命运问题的廓清增添了难度。因此,有必要从哲学价......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1992
人权,是个伟大、诱人的字眼,又是个非常复杂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有着人民群众为求生存、自由、平等权利而同封建贵族和封建制度进行的殊死斗争;有着被压迫民族为求民族自决和解放而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进行的正义斗争;也有着某些奉行强权政治的西......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1987
《辞海》里关于“效果”一词的解释是:“效果,人们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这解释我以为是正确的。效益,无疑也是人们的行为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结果、成果。不那么严格和精确的话,可以说效益也就是效果,两者没有原则区别。但是,效益和效果,并非没有一点差别,为了说......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86
在认识论研究中,讨论价值问题,仿佛启开了一重园门,眼前展示了一片新的景色。价值问题的讨论,必将使认识论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正】 今年是列宁的哲学专著《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发表80周年。这本专著全面地、尖锐地批判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流派——马赫主义,坚持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对思维方式的研究是哲学和思维科学的共同课题。它是人类思维对自身的自我认识,它的重要性和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对思维方式的研究必定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人类智力的开发。尤其在当前这样一个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如果思维方式能够顺应时代潮流作恰如其......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矛盾个体和矛盾群体在我国,大多数哲学教科书和哲学论文在研究矛盾问题时,都侧重于把矛盾作为个体进行考察。比如探讨矛盾是二极结构还是三极结构,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及斗争性,矛盾的共性和和个性等等。这些探讨都是在把矛盾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前提下进行的。......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一)一九0八年,列宁批判俄国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以相对主义为认识论基础否认绝对真理存在时指出:“必须善于辩证地提出和解决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①这是探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问题的指导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12
20世纪中叶以来,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焦点。作为对工业文明的一个反拨,一种新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正在逐步形成。对生态文明的理解最初是以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提出来......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2
1992年8月28日至29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市哲学学会、《文杂志》编辑部发起,在北京大学召开了主体性问题座谈会,重点讨论了主体性原则问题。北京和西安的学者3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本刊将于1993年第1期较集中地刊登这次会议的发言及综述。本期先发表杨适教......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6
价值真理能不能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看来这个问题现在面临着似乎是“悖论”式的处境:如果它完全满足真理的一切本质规定,那么称它为真理就行了,何必要说“价值真理”?如果它不能满足真理的一切本质规定,那么它还能是“价值真......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57
在我国哲学家中,对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在苏联哲学家中也一样,他们正在进一步展开争论)。在这里的问题有如下一些:基础是什么?是否仅指生产关系?是否包括生产力?基础、生产方式、社会存在这三个概念有何区别及联系?马克思所说的生......
[期刊论文] 作者:马志政,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88
环境,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为了促进这一探索,须要改变以往狭隘的眼光,从哲学的高度加以审视.一 环境应该是个哲学范畴“环境”不但是个具体科学(如地理学、生态学等)概念,而且还是个哲学范畴.这首先由于环境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