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马梁臣,银燕, 来源:气象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3
利用2009年石家庄地区4次机载PMS探测资料,对不同天气条件下大气气溶胶的数浓度、平均直径垂直分布和谱分布及一次晴天条件下的水平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CASP探头探测的0.1...
[期刊论文] 作者:马梁臣,银燕, 来源:气象科学 年份:2014
利用2009年石家庄地区不同季节的3次机载粒子探测系统PMS(Particle Measurement System)的探测资料,结合地面天气形势、风场和探空资料对石家庄地区,晴空背景下大气气溶胶的统...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宁,马梁臣, 来源:农业与技术 年份:2019
长春地处东北平原腹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在全市经济中举足轻重。气象灾害对现代农业的影响非常大,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结果,气象与农业特别是农业气...
[会议论文] 作者:马梁臣, 孙力, 王宁,, 来源: 年份:2004
利用1°×1°NCEP的GDAS资料同时引入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轨迹模式(HYSPLIT v4.9),选取了东北地区2009年6月27日至7月1日的冷涡暴雨个例、2010年8月19-22日切变暴雨个例、2013...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宁, 马梁臣, 刘琳,, 来源:气象灾害防御 年份:2020
利用1965—2014年50a的吉林省52个基本气象站的气温、降水、湿度和风速等逐日气象资料,计算其旅游气候舒适度和综合气象旅游指数,通过聚类等方法对吉林省进行旅游气候资源区...
[会议论文] 作者:杨光武,刘海峰,马梁臣, 来源: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2
  根据1951-2010年长春市冬季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对近60年长春冬季的极端低温事件的发生频次、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长春市冬季极端低温事件呈减少趋势,且...
[会议论文] 作者:马梁臣,刘海峰,王宁, 来源:2014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年份:2014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中国FY-2卫星TBB资料,对2011年"梅花"和2012年"布拉万"台风影响下长春地区出现两次强度差异显著地降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HYSPLIT方法研究大暴雨台风"布拉万"的水汽来源和三维结构.结果表明:两次台风是东海北上路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宁,马梁臣,姚瑶,, 来源:气象灾害防御 年份:2014
2012年7-8月东北地区玉米粘虫大面积爆发流行,给玉米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部分地方出现绝收现象。本次爆发的玉米粘虫影响范围广、生长繁殖快、成灾面积大,危害程度为近十年罕见...
[期刊论文] 作者:杨秀峰,马梁臣,李倩, 来源:气象灾害防御 年份:2015
利用NOAA的NECP 1°×1°再分析资料和吉林省地面50个测站的常规观测资料,根据局地温度变化的方程整理归纳物理因子,对吉林省冬半年最低气温的影响做出分析,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杨秀峰,马梁臣,席宝珠, 来源:吉林气象 年份:2012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SWANl.0)对短时临近预报有一定的预报指导意义,为了更好地应用新预报业务平台和新资料,本文对2011年汛期6月7日、6月30日-7月1日、7月8日、7月16日、7月21日、7...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宁, 马梁臣, 霍也, 来源:气象与环境学报 年份:2022
利用2016年5月2—4日NCEP的FNL 1°×1°再分析资料和GDAS的1°×1°再分析资料、地面观测资料,运用天气学分析、等熵位涡、物理量诊断和水汽来源追踪等方法,从大尺度环流背景、水汽源地和输送、动力和热力机制、等熵位涡等方面对2016年春季一次地面气旋爆发性发......
[期刊论文] 作者:董伟, 杨光武, 马梁臣, 朱丹,, 来源:干旱气象 年份:2019
采用2005-2014年长春市地面和高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研究冬半年地面和高空不同高度层气温对降水相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气温对降水相态变化影响程度最大,以1.7℃作为...
[期刊论文] 作者:席宝珠, 杨秀峰, 李倩, 马梁臣,, 来源:气象灾害防御 年份:2015
本文利用2008-2011年近5年吉林省冬半年T639数值预报模式2m气温最低气温预报和吉林省50个站点冬半年逐日最低气温实况资料,通过SPSS聚类分析方法,以温度在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将...
[期刊论文] 作者:马梁臣, 刘海峰, 王宁, 李杭玥,, 来源:气象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3
利用气象探测资料和环境监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环流演变分析、物理量诊断以及后向轨迹法分析了长春市浮尘发生的气候特征和2011年5月12日长春市出现的一次持续时间较长、污...
[期刊论文] 作者:马梁臣,王宁,于月明,李倩, 来源:气象灾害防御 年份:2018
利用环境空气质量数据、MICAPS气象资料和GDAS全球再分析同化资料,从大气环流、物理量场和局地气象条件角度分析了2015年长春市两次严重PM10污染个例的形成和持续原因,应用HY...
[期刊论文] 作者:马梁臣,刘海峰,王宁,李杭癑, 来源:气象与环境学报 年份:2004
利用气象探测资料和环境监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环流演变分析、物理量诊断以及后向轨迹法分析了长春市浮尘发生的气候特征和2011年5月12日长春市出现的一次持续时间较长、污...
[会议论文] 作者:马梁臣[1]刘海峰[1]王宁[2], 来源:2014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年份:2014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中国FY-2卫星TBB资料,对2011年"梅花"和2012年"布拉万"台风影响下长春地区出现两次强度差异显著地降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HYS...
[期刊论文] 作者:孙力, 马梁臣, 沈柏竹, 董伟, 隋波,,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2016
本文根据影响天气系统和雨带位置的不同将2010年7-8月东北地区出现的22个暴雨日划分成了三类暴雨,在以欧拉方法分析了各类暴雨的水汽输送和收支的基础上,利用基于拉格朗日方...
[期刊论文] 作者:马梁臣,马洪波,张曦丹,陈子健,李江波, 来源:气象与环境学报 年份:2022
利用冬奥会气象观测站网资料、ERA5的0.25° ×0.25°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常规探空资料以及激光雷达和风廓线雷达资料,从环流形势、温湿度和微物理特征以及雷达特征等方面对2020年11月17—19日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一次明显的雨转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层......
[期刊论文] 作者:马洪波, 陈长胜, 马梁臣, 杨玥, 李江波, 来源:气象科技 年份:2022
利用冬奥张家口赛区云顶和古杨树两个赛场的地面加密站网观测资料和高空探测资料、ERA5的0.25°×0.25°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从降雪时空分布特征、高低空环流形势配置等对2019年和2020年冬季(11月至次年2月)张家口赛区的降雪过程进行天气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降雪......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