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一在我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发展道路上,唐代是一个新的高峰突起。唐帝国一度曾经是那样的繁荣、强大,不仅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见的。但是,到了柳宗...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59
【正】 阮籍(210—263)是我国三世紀时一位大诗人,他的八二首“詠怀詩”,曾經真实地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的真实面貌的某些方面,具有着相当丰富的现实性。同时,他的詩对我国詩...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盛唐是唐诗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甚而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也是最为繁荣的时期。这繁荣不仅表现在诗人众多,诗体大备上,表现在他们以其全部创作,相当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盛...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韦应物诗中屡见的李儋无锡,究竟是一人抑二人,今人的说法亦不一致。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及韦诗的辨析,李儋元锡应为二人。李儋字幼遐,元锡字君贶,皆为应物的诗交好友。...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一个青出于蓝的《左传》选本─—读《左传纪事精选》高海夫诚如梁启超所说,《左传》乃“秦汉以降史界不桃之大宗”(《中国历史研究法》第2章),为有志于研究中国古代史者必读之典籍;而且其“文章优美”,记事者“严谨而分明”,“委曲而简洁”;记言者“渊懿美茂,而.........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前人论及岑参诗的风格特征,或谓其“悲壮”“豪伟”,如严羽曰:“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概。”(《沧浪诗话·诗体》)陆游云:“公诗信豪伟,笔力追李、杜。”(《夜...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8
近年来,研究陶渊明的文章已经发表过很多,...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正】 词,鼎盛于两宋,衰微于元、明,复兴于清代。有清一代的词坛,不仅作者辈出,而且风格流派,异彩纷呈。以朱彝尊为开端的浙西派,标举骚雅;以陈维崧为领袖的阳羡派,崇尚豪放...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60
唐玄宗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人朝,表岑参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充节度使幕掌书记,...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8
在四周似乎尽是一片秋虫低吟.的南北胡文坛上,...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60
《文学遗产》第280期发表了景卯同志的《关于“文心雕龙”一些问题的商榷》一文.在这篇文章里,...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62
一 刘基虽然是明朝的佐命功臣,但作为一个作家.他实住应该属於元代末期的.因为他的主要作品....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60
前年我曾写过一篇关于陶詩的文章,題目是“談陶詩中的‘靜穆’”,發表在“文学遺产”第210期上。在那篇短文中,只講了一点我对陶詩中一部分被人視为“靜穆”的作品的理解。其他問題,本想另写一篇文章談談,但限于时间,一直未能动笔。后来,慢慢好象也就放弃了这个......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59
对于嵇康,有一些人,或者对他的作品置之不顾,而大谈其“刚强使性”;或者把他的作品中的一些消极遗世的东西,也说成是什么“高远纯洁”;总之,无原则地抬高了嵇康。这种作法,当然是片面的、错误的,是应该抛弃的。但是,北大“中国文学史”说嵇康对现实的态度很冷漠......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0
唐代韩愈和柳宗元的散文,在我国散文发展的历史道路上,树立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韩、柳的散文创作及其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其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他们在总结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所提出来的一系列主张,则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他们的许多......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58
和古典文学一样,我们的文学批评理论也是源远流长,有着十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的。认真的研究这些,不只对往古文学的发展与演变等有着极大的认识价值,就是对现在以及今后的文学事业也是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的。当我们一回忆及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时,就会很快地想到......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57
讀了高亨先生对“詩經”中“陈风”“月出”篇的新解和他的几篇答辯文章以后,觉得还不无值得商榷之处,现在就把我的一些看法写出来,是否有当,尚望高先生和讀者們不吝賜教。高先生在为答辯王迺揚先生的批評而写给“文史哲”编委会的信中說:“我理解此詩的主要根......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正】 一唐肃宗上元二年,杜甫在他的《戏为六绝句》中曾经写道:“或看翡翠蓝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已很致慨于当时诗人们的作品,妍丽工巧,或有可取,但已很少看到如掣鲸碧...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中国家训经典》评介高海夫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道德滑坡现象,或者名之曰“不正之风”,已经引起上自中央领导、下至一般群众的普遍关切,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因而,人们在呼唤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同时,也在呼唤道德建设,也是理所当然的。道德范畴主要包括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夫,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前人论柳诗,尝谓其长于哀怨,其实在他的文艺散文中,又何尝未显示出这种对悲剧美特殊的趣味与追求。其表现形态,或隐约轻柔,或凄怆悲愤,或失败中见坚韧,或浩浩中寓戚戚,又颇为多样而富创造性。本文试图从以上四方面略加论列,以见柳宗元审美意识之一斑,并兼及其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