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799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A. L. Densmore M. A. Ellis G.,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08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地形陡峭、起伏大,经历了新生代的快速冷却和剥蚀,却没有显示出该前陆盆地产生过大量级地壳缩短或调解过程的证据。我们通过应用各种地貌观测结果对平行于该...
[期刊论文] 作者:A. L. Densmore,N.,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14
浅源地震是山区地壳抬升的主要驱动力(Avouac,2008)。然而,浅源大地震也触发大范围的同震滑坡,造成显著、但在空间上不均匀的侵蚀(Keefer,1994;Malamud et al,2004;Larsen et al,2010)。......
[期刊论文] 作者:A. L. Densmore,M.A. Ell, 来源:第四纪研究 年份:2006
文章以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活动构造的地貌标志为切入点,在汶川-茂汶断裂、北川断裂、彭灌断裂和大邑断裂等主干活动断裂的关键部位,对断错山脊、洪积扇、河流阶地、边坡脊、断......
[期刊论文] 作者:A. L. Densmore,M. A. Ellis,, 来源:第四纪研究 年份:2006
文章以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活动构造的地貌标志为切入点,在汶川-茂汶断裂、北川断裂、彭灌断裂和大邑断裂等主干活动断裂的关键部位,对断错山脊、洪积扇、河流阶地、边坡脊、...
[期刊论文] 作者:A. L. Densmore,N. J., 来源: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年份:2006
本文以青藏高原东缘的三级地貌(川西高原、龙门山和四川盆地)单元为基础,利用裂变径迹定年数据分区块研究了该地区的晚新生代以来的剥蚀速率。研究结果表明,晚白垩世以来青藏高原......
[期刊论文] 作者:A. L. Densmore,M.,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2007
岷江流域与成都盆地之间是以岷江为联结的剥蚀一沉积体系。根据成都盆地已有的钻孔资料和原始数据,用Surer软件制作成都盆地晚新生代等厚图,利用等厚线计算了成都盆地残留的沉......
[期刊论文] 作者:A. L. Densmore,周荣军,闫亮,N, 来源:第四纪研究 年份:2009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彭县-灌县断裂亦发生了同震地表破裂。在前期对龙门山活动构造研究的基础上,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灾区进行了多次的野外调查和国际合......
[期刊论文] 作者:A. L. Densmore ,M. A. Ellis,G. S. Hancock ,N. Richardson,王金艳,,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08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地形陡峭、起伏大,经历了新生代的快速冷却和剥蚀,却没有显示出该前陆盆地产生过大量级地壳缩短或调解过程的证据。我们通过应用各种地貌观测结果对平行于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