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24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邵学钟,张家茹,章思亚,李振江,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82
本文介绍在京津唐地区利用地震转换波法所测得的地壳、上地幔主要深部界面构造图以及地壳下层(玄武岩层)厚度分布图。将深部构造与本区震中分布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强震震源区...
[期刊论文] 作者:邵学钟,张家茹,陈学华,章思亚,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80
1975—1979年间在京津唐地区完成了八条地震转换波测深的剖面工作,本文介绍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结果表明转换波法用于地壳、上地幔深部结构的探测是有效的。深部构造剖面与震...
[期刊论文] 作者:邵学钟,张家茹,章思亚,陈纪平,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86
本文介绍利用地震转换波测深法研究1976年7.8级唐山大震区深部构造的某些结果,得出了沿两条测线的深部构造剖面图。发现在极震区的数十公里的范围内,地壳和上地幔具有异常结构,在地壳中部比震区外围多出一个中间层位,埋深约12—20km,地壳上部界面向上挠曲,而莫......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家茹,周立功,邵学钟,张维平,冯齐中,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3
首次利用三分量数字地震仪在西藏羊易地热田区记录到近震转换波,并用于研究深部构造取得了结果.查明了测区基底构造的基本特征,发现热田区发育了NNW和NEE向一系列断裂,其延深可达6—9km,不同方向断裂的交汇对热田有控制作用.在热田内基底形成一近NS向断块状局部......
[期刊论文] 作者:邵学钟,张家茹,李振江,孙维国,章思亚,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83
在广东大亚湾周围地区,采用地震转换波法取得了该区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初步研究结果。在大亚湾地区的地壳中只能分出一个中间界面(界面C)和莫霍界面(M)。本区为两层地壳,地壳...
[期刊论文] 作者:邵学钟,张家茹,范会吉,郑剑东,胥颐张华卿,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4
沿乌鲁木齐-库尔勒350余公里长的测线上完成了穿越天山的地震转换波野外观测,得出天山造山带的深部构造剖面图和壳内P,S波速度结构模型.天山的结晶地壳可分为4层,各层的速度分别是:Vp值为5.9,6.3,6.6,6.9km/s;Vs值......
[期刊论文] 作者:邵学钟,张家茹,范会吉,郑剑东,胥颐,华卿,IO.Pomah,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6
沿乌鲁木齐-库尔勤350余公里长的测线上完成了穿越天山的地震转换波野外预测,得出天山造山带的深部构造剖面图和壳人P,s波速度结构模型,天山的结晶地壳可分为4层,各层的速度分别是:Vp值为5.9,6.3,6.6,6.9km/s;Vs值......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家茹,邵学钟,章思亚,杨清源,李鸿生,范会吉,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
在邢台地震区开展了地震转换波测深工作,得出了6条深部构造剖面图,其中包括3条NW向和3条NE向剖面,同时也得出了地壳内G、C和M3个主要深部界面的埋深分布图以及地壳内波速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邢台强震发生的深部三维构造背景和深部孕震条件。......
[期刊论文] 作者:邵学钟,张家茹,杨小峰,张晓虎,雷胜利,王启鸣,高维安,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78
当远震P波通过地壳、上地幔速度界面时,除了产生PP型折射波,还产生一系列PS型折射转换波.这类PS转换波与初至P波之间的到时差,可用来测定地壳和上地幔构造. 转换波测深法首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