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6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04
汤用彤与胡适。在《胡适日记》中多处记有胡适先生与用彤先生之来往,我在《汤用彤与胡适(一)(二)》(刊于《中国哲学史》杂志,2002年第四期)中用了一部分,这里对未录部分再补录于......
[期刊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81
本文认为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体系是研究中国哲学史的重要任务,它是揭示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根本途径,为此作者提出了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的构想...
[期刊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2
一 父亲于1922年夏获哈佛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经梅光迪、吴宓推荐,接受了东南大学刘伯明校长的邀请,出任该校哲学系教授.时《学衡》杂志创刊号已于是年元旦推出....
[期刊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04
我常想,中西文化的表述形式或常有不同,而这些特殊的表现形式往往包含在"命题"(proposition)表述之中,从中西文化"命题"表现的不同,或可有益于我们对两种文化的某些特点...
[会议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 年份:2004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可以说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关系”问题则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
[期刊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4
一党中央十七大六中全会发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使我们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深受鼓舞。如何使社会主义文化得到"大发展大繁荣",当然需要从多方面来使它...
[期刊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儒藏〉编纂与研究》是200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与攻关项目,其中《儒藏》精华编又是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对此项目的要求是“瞄准国...
[期刊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孝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高峰论坛 年份:2009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的和谐。如何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这就需要有家庭伦理。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这些伦理规范往......
[期刊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1938年,马一浮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约至该校为学生讲论"国学",后集为《泰和会语》。在《楷定国学名义(国学者六艺之学)》中说:"六艺者,即是《诗》、《书》、《礼》、《...
[期刊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一、16世纪中国的明末发生过一场不同于西方"启蒙运动"的"启蒙思潮"康德(1724—1804)提出"要敢于运用理性"作为"启蒙运动"的口号。美国杰里.本特利和赫伯特.齐格勒在《新...
[期刊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中国儒学 ,以“六经”、“四书”等十三经为主要经典 ,其文化思想体系主要包括 :人文主义 ;道德主义 ;传统主义。“天人合一”、“中庸”、“有为”是中国儒学的基本精神和品...
[期刊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开放时代 年份:2003
“……没有信仰是不可想象的。没有信仰的人只关心尽可能舒适,尽可能无痛苦地过日子,除此之外他们对一切都麻木不仁。”“只有那些在内心深处存有信仰的人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
[期刊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2010
《社会观察》: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文化自觉",您怎样看?国学现在是个时尚的词语,您怎样看国学的历史使命?汤一介:"文化自觉"即了解自己文化的来源、历史以及特点,了解它...
[期刊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年份:1962
郭象是魏晋时代重要的哲学家,现存研究他的思想的重要著作是他的《庄子注》。对他的哲学体系的分析目前有着不同的看法。冯友兰先生认为郭象的“祟有”思想是唯物主义(...
[期刊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中国传统中,对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特别重视。我国古老的经典《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彖辞》)意思是说,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
[期刊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63
一“魏晋玄学”是指魏晋时代研究本末有无这样一类形而上学问题的学问。根据它产生时本来的意思是指玄远之义,即指所谓形式上的远离实际。“实际”有时指“事务”,有时...
[期刊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98
辩名析理是郭象注《庄子》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魏晋玄学通用的方法。本文从辩名析理与魏晋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着手,分析了辩名析理这一方法的基本内容、产生的学术背景、时......
[期刊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2
本文试图解答: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因宗教思想的原因而发生过战争这一问题。作者认为中国儒、释、道三家思想理论上的内在包容性、调和性较之世界上其他宗教强烈的"排...
[期刊论文] 作者:汤一介,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3
在我们讨论“文化之间需要有墙吗”问题的时候,使我想到《庄子·山木篇》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说:一棵长得奇形怪状的树,由于它不能成材,因此樵夫没有把它砍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