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86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当代党员 年份:2016
由科长而处长而局长,由发言而讲话而指示——随着职务的提升,好像干部一夜之间政治水平业务能力党性修养也全面升级了。然而,真实的情况可能是,有的人各方面素质不是随着职务提升而提高,反而会降低,甚至低得让人感到可怕。  比如,有些坏毛病快速生长:莫名其妙的火气多......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党员文摘 年份:2018
有报道说,某地统一印制《工作手册》,代替不断加码的各个部门专用日志,为基层减负。这样的新闻虽然算不上重大,但引起不小反响。是因为,对于有些地方花样翻新、改头换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给基层的是疲劳、厌倦甚至抵触的情绪。基层干部和老百姓非常反感,提出一针......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2021
何谓新闻评论?在媒体工作时未曾细想。到复旦出新闻学院教书后,才得以有暇认真回顾自己的评论生涯,整理新闻评论写作体会,并结合新闻教育实践研究评论这个课题。经过一年多补充、改写,我的《新闻评论实战教程》一书(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得以付梓出版。......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时代邮刊·上半月 年份:2019
怎样检验一个人理想信念是不是坚定?习近平总书記有过一番话:主要看干部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是否能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是否能对工作极端负责,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否能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是否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 ......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方圆 年份:2019
精准有效用好问责利器  问责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一项重要任务,强化问责力度,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有权力而少责任、无责任,有问题而少追责、难以处理的问题。先后对山西塌方式腐败案、湖......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方圆 年份:2017
有的腐败分子表演能力超强,让人目瞪口呆:严词反腐,自己却是真正的腐败分子;人前艰苦朴素、两袖清风,私下却骄奢淫逸……令人难以置信。造成“两面人”的原因有很多。从当下反腐实践来看,在培养、识别、提拔、使用干部方面,政治与业务“两张皮”,是个必须关注的问题。或......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科技文萃 年份:1994
个别外国人对中国人偏见颇深,这是我们时有所感的。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但其中确有殖民主义思想的流风余韵。正像不少海外华人所说,温文尔雅后面,是一种冷酷和轻蔑。比如,在冬...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1996
由今年全国足球甲A联赛掀起的火爆球市已成为历史。然而它所激起的巨大活力,不仅给体育界带来不小的光荣,也为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带来诸多启示。不能认为“甲A”一改就灵,可以...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求是 年份:2014
乌克兰危局还没有过去,泰国政坛更加扑朔迷离。从基辅到曼谷,街头政治、广场冲突,动荡的日子看不到尽头。我们得到哪些启示?首先,照搬“西式民主”极可能陷入灾难。民主是个...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中国记者 年份:1989
我不喜欢老太太,因为她古板。老太太不喜欢我,因为我自由。古板而生絮叨,这大概是婆婆的本性。老太太创业期已过,常思守成,施之于下属,总是别别扭扭。迟到了一分钟是严重事...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3
嘉宾简介:  米博华,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著名评论家。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多年,历任中国青年报社评论部主任、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2005年起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1999年起为享受政府......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2006
晚上看大样,白天读报纸,是两种不同的感受。审看,是工作职责,多用“把关”的眼光,找到并去除不应有的瑕疵。阅读,是工作需要、生活情趣,寻找新闻看点并欣赏文章的精粹。对人...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新闻与写作 年份:1998
材料之于写文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同指挥兵马作战或资源配置管理有相似之处,没有兵马,无以言指挥;资源匮乏,肯定捉襟见肘。但有兵马、有资源,能不能调度好、配置好,这又是...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新闻与写作 年份:1998
说什么,关乎文章的主题,很重要;怎样说,关乎文章的层次,同样重要。 有人说,抓住高质量的选题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是,未必好题目就能作出好文章。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有人作...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中国记者 年份:1997
言论写作杂谈(一)米博华这是笔者参加业务讲座的心得,发表出来意在抛砖引玉,共同探讨。一:情来,兴来,神来为什么要说话,为什么说而犹觉不足竟形之于文字,刊之于报端?这也许肇始于一个简......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2011
一个新闻评论工作者对报纸上的楷体字往往有特殊的敏感。近一年,我开始注意《环球时报》(下称《环球》)刊发的楷体字——“社评”。一家报纸能够不间断地发表社评,没有足够的...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电视研究 年份:2004
随着互联网技术渗入人们的生活,文化产品所附着的意识形态符号将大量植入我们的生活:音乐、美术、图书、卡通玩具、文创产品等,都将自塑和他塑着国家形象和民族灵魂.我们应该...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杂文月刊(文摘版) 年份:2016
没有人愿意双手举过头顶,接受机场工作人员安检——那真是不大愉快的感受。因为,这是出于一种不信任的假设:不论是不是模范公民,都不能排除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的可能性。觉得很...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新闻与写作 年份:1999
杂文是一种令读者感到亲近的文体。读好的杂文,仿佛是在豆棚瓜架之下倾听一位智者的闲谈,极深奥的道理以机智的文字道出,虽然是梁间燕语、阶下虫鸣之类的詹居小言,但大智慧,大道理......
[期刊论文] 作者:米博华,, 来源:新闻与写作 年份:2016
评论难在立意,而立意贵在“站得高”。“站得高”不是居高临下的训导,不是大而无当的空论,而是一种拨雾见天的透彻,一种准确清醒的判断,一种峰回路转的开悟,一种高屋建瓴的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