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6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杜时忠,杨炎轩, 来源: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 年份:2006
综观2005年德育理论研究,反思德育学学科自身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反省学校教育的道德性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新视域,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及其遭遇、冲突、细节等成为德育理...
[期刊论文] 作者:傅淳华,杜时忠, 来源:教育科学 年份:2020
学校组织对教师的道德学习进程乃至整体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从整体特性来看,学校组织具有成为道德主体的可能性,与教师道德学习构成一种彼此依赖、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杜时忠, 杨炎轩,, 来源:中国德育 年份:2014
效果、效率与效益是学校德育效应的基本内涵,也是考察学校德育实效的基本维度。调查研究表明,学生、教师和家长对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评价各不相同,并不...
[期刊论文] 作者:巴三霞,杜时忠,,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3
由于历史发展、文化传统的影响,国际道德教育主要呈现出以美英法德为代表的西方道德教育和以日本、新加坡为代表的东方道德教育两大体系。前者注重个人价值,倡导宗教关怀;后...
[期刊论文] 作者:杜时忠,闫昌锐,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年份:2019
文章根据人类民主实践的历史成就,特别是中国仁人志士浴血奋斗的艰难历程,指出普通中国人获得的公民身份来之不易。公民意味着人民主权,意味着国家与公民对等、公民与公民平...
[期刊论文] 作者:杜时忠,黄恒忠, 来源:中小学德育 年份:2013
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有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以公民教育理论和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二是实现学校德育的要素融合与整体提升;三是强化大中小学校德育的有机衔接;四是建构家......
[期刊论文] 作者:杜时忠 杨炎轩, 来源:新班主任 年份:2017
杜时忠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暨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  杨炎轩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暨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自从人类有意识地从事德育活动起,就有了关于德育效......
[期刊论文] 作者:傅淳华,杜时忠, 来源:教育学报 年份:2016
属人的自然权利,作为依德性立场展开的德育制度设计的限度,不仅是自然的应当,更是现实的要求,即德育制度设计目标的功利本性、德育制度设计主体的有限性征,都根本上要求德育...
[期刊论文] 作者:杜时忠,徐永珍,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年份:2003
当今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价值观念也日趋多元化,给道德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笔者以为,价值观辨析学派的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杨炎轩, 杜时忠, 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年份:2005
师德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实效性依然不高,指导思想和方式亟待更新.从指导思想来看,师德建设应着眼于诱导教师的生命力创生教育教学活动和为教师德性生...
[期刊论文] 作者:刘任丰,杜时忠, 来源:教育导刊:上半月 年份:2006
学校制度文化作为隐性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当前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存在诸多不足,限制了学校制度文化育德功能的发......
[期刊论文] 作者:张添翼,杜时忠, 来源:教育科学文摘 年份:2018
制度资源观、制度过程观、制度生活观本质上是"制度本位"的制度育德观,缺乏学生视角和品德视角,因而"制度-品德"的育德过程与"民主-内化"的育德机制都有待商榷。针对前者,本...
[期刊论文] 作者:杜时忠,张添翼, 来源:教育学报 年份:2020
最新研究表明,道德良心起源于社会控制;道德既是自律的,也是他律的,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是相互贯通的;制度不仅影响人的外在行为,代替人们做出重大决定,而且影响人的内在心理;...
[期刊论文] 作者:沈艳艳,杜时忠,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 年份:2021
在以往关于杜威德育思想的研究中,研究者倾向于认为杜威否定“直接道德教学”.依据杜威相关论著,该观点并未遵循杜威本意.杜威没有否定“直接道德教学”.杜威认为“直接道德...
[期刊论文] 作者:沈艳艳,杜时忠,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年份:2021
杜威的未成熟观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消极对待未成熟儿童的观点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以成人标准独断改造儿童的不当教育做法,杜威从积极的角度对儿童的未成熟性做出阐释与表达。在杜威看来,未成熟预示一种正向的力量,是实现生长的首要......
[期刊论文] 作者:杨炎轩,杜时忠,,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2006
德育实效通常被误解为学校专门德育队伍所从事德育工作的实效,这极大地影响了德育实效问题的反思和解决.伦理学新成果表明,道德是社会生活实践的一种品性,道德教育不能离开社...
[期刊论文] 作者:杜时忠 王金涛, 来源:中小学德育 年份:2011
自从学校德育产生以后,人们就没有停止对它的追问与探求。人们的认识时而清醒,时而迷茫,但总的来看,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接近真理。经过十年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学校德育的逻辑变得越来越清晰。  我以为,理解德育的逻辑,有四个关键词,这就是生命、生活、过程、道德。   ......
[期刊论文] 作者:沈艳艳,杜时忠, 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年份:2021
面对知识与道德背离的现实难题,有必要对知识与道德的关系进行重新认识与表达,以确立知识之于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地位.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关联既表现为道德本身内含着“知”的因素,又体现在知识能够为道德提供理性支撑.此外,道德对知识起范导作用.它们共同构成“知......
[期刊论文] 作者:傅淳华,杜时忠,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 年份:2022
教师共情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性要素,其发生与人类遗传、主体意识、环境影响等因素紧密相连.而探究教师共情的本质,其根本上具有着道德属性.若要推进教师共情的培育,相关教育实践无疑有诸多不可为之处,包括无视教师的过度共情、忽视教师共情的重心等;教育也......
[期刊论文] 作者:杜时忠, 雷月荣,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年份:2020
现代化是世界性的文明转型,实现现代化是我们的国家目标。人的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相互支撑,互动一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成就斐然,但是现代化的总任务尚未完成。当前,中国人的现代化要求集中体现为具有公共理性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公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