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08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鹏飞,杨玉辉,侯志研,李金凤,, 来源:杂粮作物 年份:2008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饲草之一,其饲用价值高、营养丰富,是各种畜禽及鱼类喜食的饲草;同时,它生长年限长,地下根瘤多,根系发达,也是优良的防风护土植物,科学的种植...
[期刊论文] 作者:肖继兵,孙占祥,杨久廷,侯志研,, 来源: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2008
垄膜沟种技术在播前土壤墒情不足时,把地膜当做田间微集水面,使播种后的降雨汇聚到种子播种处或高粱根部,改变了降雨的时空分布,提高了自然降水利用率。特别是在春季干旱,土壤墒情......
[会议论文] 作者:孙占祥;冯良山;侯志研;惠成章;刘洋;, 来源:2008年全国节水农作制度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年份:2008
采用五因素(1/2)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坐水施肥条件下,坐水量、氮肥、磷肥、钾肥和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建立了产量模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作用大小顺序为氮肥...
[会议论文] 作者:侯志研,孙占祥,郑家明,冯良山,张玉龙, 来源:2008年全国节水农作制度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年份:2008
在阜新地区,相对于沈单16号,除了辽单43号外,其他品种产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以辽单565号和丹玉86号最为明显,产量提高20.99%和15.95%.利用开雄花至抽丝的间隔时间、棒三叶均角、6h叶片失水率、根冠比、水分利用效率等评判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出的备品种综合抗......
[会议论文] 作者:刘洋,孙占祥,冯良山,侯志研,惠成章,张玉龙, 来源:2008年全国节水农作制度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年份:2008
水分与肥料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两大因素.在坐水播种条件下,采用“311-B”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了玉米苗期坐水与施肥的耦合效应,对玉米苗地上部干重进行二次回归拟合,建立了各因素的回归数学模型.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玉米苗地上部干重主要因素是坐水量,其次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杨宁,于淑琴,孙占祥,郑家明,刘洋,侯志研,, 来源: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2008
根据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功能某些作用机制,对生物多样性现在或未来可能对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某些促进机理进行探讨。基于生态位互补角度简述了农业生物多样性对环境资...
[会议论文] 作者:冯良山,孙占祥,郑家明,侯志研,惠成章,张玉龙, 来源:2008年全国节水农作制度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年份:2008
辽西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多年表现为两三年的丰、枯交替.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有持续4年以上的连续干旱,尤其是1980年以后连续干旱的年份增多.区域内春旱严重,夏季降水明显集中,秋季水分收支基本平衡.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规律明显,一般表现为:冬季土壤水分凝聚......
[期刊论文] 作者:冯良山,孙占祥,郑家明,侯志研,惠成章,刘可杰,,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2008
辽西风沙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多为二、三年左右的丰枯交替,并有持续4年以上的连续干旱,尤其是1980年以后连续干旱的年份较多。区域内春旱严重,夏季降水明显集中,秋季水分收支基...
[会议论文] 作者:冯良山,孙占祥,郑家明,刘洋,侯志研,惠成章,张玉龙, 来源:2008年全国节水农作制度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年份:2008
在林粮复合系统中,作物之间以及作物与林果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其中,玉米与林果间的竞争效应明显,产量较低,农艺性状较差,间作经济效益较低,其他矮秆作物的介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竞争效应.花生、大豆等矮秆作物与林果间的竞争作用相对较小,效益相对较......
[会议论文] 作者:冯良山,孙占祥,郑家明,刘洋,侯志研,惠成章,张玉龙, 来源:2008年全国节水农作制度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年份:2008
在辽西半干旱区,农田实际蒸散量最大值出现在7~8月份,而参考蒸散量在5~6月份达到最大值.几种作物中,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为谷子和花生,大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低;在单作和间作种植方式中,玉米间作条带的水分利用效率要明显高于玉米单作,但大豆条带的水分利用......
[会议论文] 作者:冯良山[1]孙占祥[1]郑家明[1]刘洋[1]侯志研[1]惠成章[1]张玉龙[2], 来源:2008年全国节水农作制度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年份:2008
在辽西半干旱区,农田实际蒸散量最大值出现在7~8月份,而参考蒸散量在5~6月份达到最大值.几种作物中,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为谷子和花生,大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低;在单作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