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8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中国人大 年份:2016
六十年前的1956年,昆剧《十五贯》在北京演出后,以其高度的艺术性轰动全国,并得到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赞赏和推荐。剧中主要人物、明代苏州知府况钟从此家喻户晓、享誉...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16
据说,用来做桂花龙井的桂花,不能是盛开的,就怕香气散尽,所以,含苞待放的最留香。而且,采花时,要带上手套,不然热乎乎的手指一摸,娇嫩的桂花很容易就会转成褐红色,这样的话,颜色就不好看......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饮食科学 年份:2016
我在甘肃生活了三十余年,第一次听到面茶是前两年的事,当时大吃一惊,请教数位茶学界的专家、人类学研究的教授,他们对此一无所知。在这份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有了云台之行——是的,我无意于康县的秀丽山水,只想一睹面茶的真容。  云台,是康县北部一个偏远的乡镇。  在......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饮食科学 年份:2016
“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船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船和那船之间的空隙...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16
端午一过,夏至到了,杨梅也就上市了——江南民谣“夏至杨梅漫山红,小暑杨梅出蛆虫”,说的就是这般景致。我是北人,以前没吃过杨梅,南迁后方得大快朵颐。杨梅是南方水果的一种,只是它......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饮食科学 年份:2016
北术诗人梅尧臣写过一首诗,题同《田家》,其中写到:“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依我的猜测,诗人如此质朴的句子应该来自一次郊游或者踏青。返回的路上,累了,也饿了,想吃点东两,遂在途......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饮食科学 年份:2016
楼塔的狗肉好吃,声名远扬;从明代流传下来的细十番亦能让听者流连。但我去楼塔,一不为饱口腹之欲,而不为娱耳目之欢,为的只是去朋友家讨一口清茶。  在萧山,一提到茶,不是三清茶,就是湘湖龙井。三清茶因产自戴村镇云遮雾绕的云石山而得名,这几年的名气渐渐大起来了,而湘......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读与写(上,下旬) 年份:2016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时事政治越来越受重视,时事政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等道德品质,为了更好地开展政治的教学,引用时事政治适当的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相结合,相互渗...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16
去郁达夫故居的路上,富阳的朋友在短信里说,故居就在郁达夫公园.我一听在公园,兴致不高了.这些年见过不少因人而名的公园,大同小异,风格雷同,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然而,等到...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16
在绿茶种类繁多的江南,九曲红梅就像万绿丛中的一点红,有一种别致之美.如果说在春意盎然的杭州应该品一杯西湖龙井的话,那么,在香气浓烈的桂花盛开之后,是应该喝一杯九曲红梅...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16
看着墙角一隅从东山带来的一篮子新鲜橘,恍惚间回到了农业文明之光熠熠生辉的遥远年代.rn陶渊明的一句“采菊东篱下”,写尽人间悠闲之境.但这是古代的情景,有蓝天白云、青山...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16
一朵荷花开了.rn又一朵荷花开了.rn第三朵荷花也开了.rn我在西湖边无所事事地数荷花,像小时候在杨家岘的院落里仰着头数星星一样,认真、煞有介事.其实,我数荷花的时候,它早就...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16
一座本意想躲避风雨、安放书册的院落『风雨茅庐』,终因生逢乱世,给现代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同时,又成了我们内心深处一道无法抹去的伤痕.rn1933年4月,郁达夫携爱妻王映霞...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天天爱学习 年份:2016
1夏夜很静谧,只有月光经过树梢来到大地的脚步声。2轻轻地,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地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槐树、院落、柴垛、田野构成的村庄,此刻如同一...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普洱 年份:2016
明代的李日华在他的《紫桃轩杂缀》里,有《茶衡》与《运泉约》的文字,读来妙趣横生。他还写过不少题画诗,其中一首写道:“霜落蒹葭水国寒,浪花云影上渔竿,画成未拟将人去,茶...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科技尚品 年份:2016
早先人类一直不知道DNA中的遗传信息是如何转化为蛋白质的,这种情况即使持续到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中心法则提出也没有得到改观。直到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尼伦伯格首先破译出了第...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科技尚品 年份:2016
摘 要:早先人类一直不知道DNA中的遗传信息是如何转化为蛋白质的,这种情况即使持续到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中心法则提出也没有得到改观。直到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尼伦伯格首先破译出了第一个遗传密码,才籍此揭开了遗传密码的神秘面纱。  关键词:遗传密码;氨基酸序列;马歇......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鹿鸣 年份:2016
采橘东山下  陶渊明的一句“采菊东篱下”,写尽人间悠闲之境。  但这是古代的情景,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映衬着,也有不高不低的古朴篱笆横在眼前,不诗意也难。而现在楼高了、路宽了、车多了,生活的空间越来越逼仄,以至于人心里不断疯长的是压抑、郁闷,悠闲之境似乎......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青春 年份:2016
唐开元十八年(730),杜甫有过一次短暂的漫游——郇瑕之游。这一年,河南洛阳的洛水泛滥成灾,房屋倒塌,河里的船只沉溺了不少,就连坚固无比的永济桥都给冲垮了,严重的水患让杜甫第一次出了趟趟远门,去了郇瑕,也就是今天的山西临猗县一带。然而,这次因为天气原因而去避灾的出......
[期刊论文] 作者:叶梓,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2016
独木舟记  古代的中国,有“刳木为舟”的记载,可见独木舟应该是“刳木”而成的,可是从“刳木”如何成为一叶小舟呢,其中的工艺也许只有古代的工匠们知道。所以,当在我跨湖桥博物馆见到独木舟的时候,我还是有些惊讶的。  如果用单调枯燥的数字来描述的话,它是这样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