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6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郑国巧,夏昭林, 来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年份:2014
慢性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其发生原因对疾病预防、治疗,减轻疾病负担有重要意义.但较长时间人们多关注引起疾病的遗传因素.随人类基因组计划及人类基因组单倍体型组计划的完成,对复杂疾病遗传因素的研究进展迅速.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慢性病......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晓文,夏昭林,, 来源: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年份:2014
职业有害因素过度接触常严重威胁作业工人的健康,可引起全身多系统的损害。遗传学机制等已被证实是职业有害因素引发疾病的重要机制,表观遗传效应是其致病的重要途径。本文将...
[期刊论文] 作者:于立博,贾晓东,夏昭林,, 来源:环境与职业医学 年份:2014
生产性粉尘是我国目前最严重的职业有害因素,接触人数众多。由于生产性粉尘的性质、浓度等不同,其危害除引致大量尘肺病人的产生外,还常常成为安全生产隐患。尤其是可燃性粉...
[期刊论文] 作者:林超,张光辉,何金玉,夏昭林,, 来源: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年份:2014
外周血微核试验是检测染色体损伤和快速筛选环境化学物致突变的常用遗传毒理学方法,其中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us assay,CBMN)是应用最广泛的检...
[期刊论文] 作者:朱素蓉,卢伟,戴云,周艳琴,夏昭林,, 来源:环境与职业医学 年份:2014
从工伤保险的预防、赔偿和康复三大功能角度,在理论、法律和实践三方面论述职业病防治与工伤保险的关系;针对职业病防治特殊性提出利用费率杠杆加强职业病防治,整合职业病诊...
[会议论文] 作者:孙品;张光辉;徐晓文;王金玮;郑文丽;夏昭林;, 来源: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 年份:2014
  目的 运用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苯作业工人外周血微小RNA (miRNA)表达情况,筛选出与苯血液毒性相关的miRNA,为进一步探讨其在苯中毒及致血液系统肿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奠定...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光辉,黄靖雯,徐晓文,王金玮,李丹戈,叶玲丽,夏昭林, 来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年份:2014
遗传损伤是化学物致癌的必经途径,因而遗传损伤常作为检测致癌因子危害的生物标志.近年来,遗传损伤检测方法如外周血胞质分裂阻滞微核(CB微核)试验(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us assay,CBMN)日趋成熟,CB微核又称双核微核,已逐步应用于放射作业人群健康监护和......
[会议论文] 作者:张光辉,夏昭林,林超,黄靖雯,任静朝,吴含恬,郝鹏飞,李志春,程周祥,吕建萍, 来源: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会议 年份:2014
  目的:探讨铅接触对作业工人血压和心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30名研究对象(铅作业工人522人,后勤和管理人员108名作为对照)进行健康体检,应用微分电位溶出法(PbU-DPSA法)测......
[会议论文] 作者:张光辉,夏昭林,任静朝,林超,黄靖雯,吕建萍,程周祥,姚永成,杜炎秋,郝鹏飞, 来源: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会议 年份:2014
目的:探讨铅作业工人驱铅治疗后血铅的变化趋势.方法:对1207名研究对象(铅作业工人895人,后勤和管理人员312名作为对照)进行健康体检,应用微分电位溶出法(PbU-DPSA法)测定血铅的浓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工作场所空气铅尘、铅烟浓度.分析血铅与铅接触的关系......
[会议论文] 作者:张光辉[1]夏昭林[2]任静朝[1]林超[3]黄靖雯[2]吕建萍[3]程周祥[3]姚永成[1]杜炎秋[2]郝鹏飞[4], 来源: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会议 年份:2014
  目的:探讨铅作业工人驱铅治疗后血铅的变化趋势.方法:对1207名研究对象(铅作业工人895人,后勤和管理人员312名作为对照)进行健康体检,应用微分电位溶出法(PbU-DPSA法)测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