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92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朱翠明,, 来源: 年份:2012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感染不仅可引起支原体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还可导致脑膜脑炎、心肌炎、肾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肺外感染...
[学位论文] 作者:朱翠明,, 来源: 年份:2012
中国现行户籍制度尽管经过多年的改革,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自由迁徙,到六七十年代的严格控制和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各种政策与之相挂钩,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步发展到通过不......
[期刊论文] 作者:唐愈菲,朱翠明,, 来源:当代医学 年份:2012
目的了解邵阳市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情况。方法收集2009~2011年邵阳地区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患者的M(Mycoplasma pneumonia)临床株,药敏实验初步筛选对大环内酯类...
[期刊论文] 作者:周淑新,朱翠明(编译), 来源: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2012
心力衰竭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以呼吸困难、疲乏和容量超负荷为特点,也可出现外周性水肿及肺部哕音。心力衰竭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尤其是老年人。许多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CAD)......
[期刊论文] 作者:周淑新,朱翠明,King M,Kingery JE,Casey B,, 来源: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2012
心力衰竭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以呼吸困难、疲乏和容量超负荷为特点,也可出现外周性水肿及肺部啰音。心力衰竭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尤其是老年人。许多疾病,如冠状动脉...
[期刊论文] 作者:朱翠明,汪世平,游晓星,曾焱华,陈曦,, 来源: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年份:2012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对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肺炎支原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用ELISA检测肺炎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
[会议论文] 作者:肖丁良, 钟礼立, 谢乐云, 彭颖, 朱翠明,, 来源: 年份:201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肺炎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MP-LAMPs)刺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诱导不同时间β防御素-2(hBD-2)、β防御素-3(hBD-3)的表达,探索hBD-2及hBD-3与肺炎支原...
[期刊论文] 作者:李淳, 吴移谋, 朱翠明, 钟礼立, 陈丹, 吕建华,,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年份:2012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与实时taqMan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咽拭子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DNA(Mp-DNA),比较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临床儿科门诊患儿5...
[期刊论文] 作者:曾焱华,邓仲良,余坚,朱翠明,余敏君,张红,, 来源:实用预防医学 年份:2012
目的制备兔抗重组生殖支原体粘附素蛋白(rMgPa)的多克隆抗体(pAb),以期筛选MgPa的模拟表位。方法用rMgPa免疫新西兰兔以制备兔抗rMgPa的pAb,以此pAb为靶分子对噬菌体展示随机...
[期刊论文] 作者:朱翠明,汪世平,吴移谋,高顺利,余敏君,陈曦, 来源: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年份:2012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P1蛋白第1125 ~1395氨基酸片段(P1C蛋白)的免疫学活性及其细胞黏附作用.方法 构建用于表达重组P1C片段(rP1C)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6p-2/p1c,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rP1C.采用基于GST的亲和层析法提纯rP1C,提......
[期刊论文] 作者:唐双阳,范瑞岗,余敏君,刘越,张艳,朱翠明,李忠玉,万艳平,, 来源: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年份:2012
目的分析宫颈癌细胞内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ML)和死亡域相关蛋白(Daxx)的定位,为进一步研究高危型HPVl6和HPVl8的致癌机制奠定试验基础。方法培养HeLa细胞和Caski细胞,利用间接免......
[会议论文] 作者:马小华,游晓星,曾焱华,刘良专,宋颖,陈列松,朱翠明,吴移谋, 来源:纪念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暨2012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支原体MALP-2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产生血红素氧合酶(Hemeoxygenase,H(0)-1),并探讨其相应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THP-1细胞,用浓度为0-5.0ng/mL的MALP-2刺激15h后,比色法检测HO-1酶活性改变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HO-1mRNA和蛋白的表......
[会议论文] 作者:游晓星,马小华,刘良专,曾焱华,陈列松,朱翠明,余敏君,吴移谋, 来源:2012全国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免疫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2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