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兵仓, 来源:战伤参考资料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兵仓, 来源:人民军医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兵仓, 来源:大自然探索 年份:1990
[会议论文] 作者:李兵仓, 来源:第六届全国创伤学术交流会、第七届全军战创伤外科专业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交通伤学术会议 年份:1999
本文对创伤弹道学研究与武器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武器速度的提高对创伤弹道学研究的推动作用、爆炸性武器的发展对火器伤救治的要求、信息技术及装备的发展为...
[期刊论文] 作者:刘震, 李兵仓,, 来源:北京军区医药 年份:2000
爆炸性武器以其杀伤面广、多因素致伤、人员伤亡大为特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现代战争中,同时使战伤的伤情结构有了改变。破(弹)片伤的比例由抗日战争的30.1%上升到对越...
[期刊论文] 作者:刘震,李兵仓,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2000
目的 建立胸部伤模型,深入研究爆炸伤的致伤机制、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破片发射复合冲击波并结扎肋间动脉方法建立模型,观察伤后生理参数、血气分析、病理及肺表......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兵仓,刘江,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2000
目的 研究榴弹致胸部创伤的特点和规律,为胸部爆炸伤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用电启动引爆离地面7m高的榴弹,将36只绵羊布放于距爆心6~48m处,致伤时测量冲击波超压和破片速度,致伤后进行病......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兵仓,杨志焕, 来源:解放军医学情报 年份:1996
随着战术思想的转变和攻击目标的转移,爆炸性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使用频率不仅越来越高,而且具有命中精度高、致伤因素多、杀伤面积广等很强的高科技特征。与一般的轻武器相比...
[期刊论文] 作者:孙喜庆,李兵仓, 来源: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2000
目的 比较间歇正压通气(IPPV)和高频喷射通气(HFJV)对胸部火器伤致肺 务犬的早期救治作用。方法 杂种犬19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IPPV组(8只)和HFJV组(5只)3组,麻醉后利用0.4g钢珠弹射击犬右侧胸部。对照组犬仅......
[期刊论文] 作者:安波,李兵仓, 来源:创伤外科杂志 年份:1999
目的 研究爆炸性武器在生物致伤的特点和规律,为战伤早期救治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某型榴弹实弹静爆致伤动物,测试破片速度,冲击波超压等致伤特征,结果 爆炸性武器爆......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良潮,李兵仓, 来源:创伤外科杂志 年份:1999
目的 对高能钢珠弹致伤绵羊后进行观察,了解钢珠弹致伤动物后的伤情特点。方法 采用东北绵羊30只,钢珠弹3发,电引信起爆,钢珠弹离地0.8m,羊距爆心呈扇形分布,距离分别为4、6、8、10、12m;动物数分......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兵仓,刘枚, 来源:中华理疗杂志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兵仓,杨志焕, 来源:战创伤参考资料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凌烽,李兵仓, 来源:爆炸与冲击 年份:1999
简述了一种爆炸伤致伤模型的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对爆炸源起爆时间,高速摄影,压力和速度场测试自动同步控制,实现了实验室条件下爆炸伤的定量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捷,李兵仓, 来源:创伤外科杂志 年份:2002
目的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条件性损伤对相应背根节及坐骨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表达的影响,以探讨G...
[期刊论文] 作者:孙喜庆,李兵仓, 来源: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99
目的:探讨高频喷射通气(HFJV)对胸部火器伤致肺损伤犬的早期救治作用.方法:杂种犬11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HFJV组(5只).麻醉后利用0.4g钢珠弹射击犬右侧胸部.对照组犬仅进行封闭伤口、输液及胸腔闭式引......
[期刊论文] 作者:赵彬,李兵仓,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年份:2002
现代战争中,金属异物进入体内的情况非常多见.以往人们对金属异物的处理仅仅是作为火器伤伤道清创时的一种附带操作,而没有把异物本身作为手术处理的适应证,特别是在危及生命...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兵仓,刘枚,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本文利用电镜体视学技术研究了大鼠保留背根(L_4)内神经纤维与L_3脊髓节段内神经终末的数目。同时应用银染技术显示了脊髓内神经纤维的分布和密度。光镜显示银染的神经纤维在...
[期刊论文] 作者:赖西南,李兵仓, 来源: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马国治,李兵仓,, 来源:高原医学杂志 年份:2002
目的:为探讨高原环境对肢体耐受止血能力的影响。方法:在高原环境下,对17例志愿者的前臂和上臂分别置止血带,观察其耐受性;结果:①高原环境下肢体对止血珲缺血耐受能力明显降低,耐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