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14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衍达,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 年份:2003
中学时代,看课外书使我学得主动、深入.我的日记记录了一堂使我印象深刻的物理课.在那堂课上,老师让大家解答电池内部电流是由什么构成的,并将导体电流的意义扩大起来,...
[期刊论文] 作者:李衍达,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年份:2003
一、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本科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不断扩大招生.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专业在扩招的名额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学生数量迅速扩大,不少...
[期刊论文] 作者:李衍达, 来源: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年份:2003
本文是作者在2002年11月9~11日在南京召开的全国信息与电子学科研究生教育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上做的专题报告,就我国如何培养在新世纪支撑我们国家强大的一代新的研究人才...
[会议论文] 作者:李衍达, 来源:首届全国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信息学研讨会 年份:2003
人工智能面临的不是会否消亡,相反,人工生命、人工智能将会有一个更活跃的时期.其特点是不再只持黑箱的观点,而是持信息机理一致的观点,即人工脑与生物脑将不只是功能模仿,而...
[期刊论文] 作者:许建华,张学工,李衍达, 来源:电子学报 年份:2003
应用满足Mercer条件的核函数设计非线性算法已经成为机器学习领域一项新的非线性技术.核感知器算法利用核思想非线性地推广了线性感知器算法,使其可以处理原始输入空间中的非...
[期刊论文] 作者:庄永龙, 李梢, 李衍达,, 来源:系统仿真学报 年份:2003
为深入研究机体的稳态机制,本文以中医学四时五脏功能系统为对象,对生理态附近的五脏相互作用进行了线性近似,对生理态下五脏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外部随机扰动、以及环境中四...
[期刊论文] 作者:樊晓丹,孙应飞,李衍达,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3
针对控制系统的建模和仿真中Simulink和VisualC++(VC)不能直接互用、传统的设计阶段和实现阶段被断开的问题,该文通过利用实时代码生成工具箱(RTW)将Simulink模块图自动转换...
[期刊论文] 作者:李梢,张学工,季梁,李衍达,, 来源: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年份:2003
本文简述近年来复杂性疾病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策略与方法,并介绍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有关工作,由于遗传、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基因型-表型复杂的内部结构,常用的...
[期刊论文] 作者:胡驰峰,张长水,李衍达, 来源:计算机应用 年份:2003
签字验证是一种验证身份的重要方法,有着广泛的重要应用。Hausdorff距离是一种常用的距离度量,简单易行并且有效,研究了Hausdorff距离在汉字签字验证问题中的应用,同时研究了签字预处理过程中的角度矫正和汉字切分问题,在85人的签字数据上做了实验,识别率达到90......
[会议论文] 作者:张朝林;张学工;马熹;李衍达;, 来源:2003中国计算机大会 年份:2003
已有的生物学文献中蕴涵了大量的有用信息,通过文献挖掘对特定主题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和有针对性的将这些信息提取出来并进行整合,学习出新的知识.本文通过统计以乳腺癌...
[会议论文] 作者:张德礼,季梁,马大龙,李衍达, 来源:2003年中国博士后生命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院士论坛 年份:2003
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实验确认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通过所识别的基因在非冗余数据库比对,发现了网上公布的计算机注释人类基因组编码序列存在各种类型的多处错误,包括cDNA水平...
[会议论文] 作者:张德礼,季梁,马大龙,李衍达, 来源:2003年中国博士后生命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院士论坛 年份:2003
本研究旨在采用计算机识别法发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功能的人类新基因并经实验初步证实。采用的具体技术路线如下: 1)在公共数据库选择感兴趣的EST或cDNA; 2)全自...
[期刊论文] 作者:李岭, 庄永龙, 李衍达, 张克兰,,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2003
目的:探讨经络现象与人体胚胎发育过程的关系。方法:将传统经络路径与一些先天综合征进行比较。结果:描述中的经络路径与许多多发性先天异常及智力障碍综合征的特征之间存在...
[期刊论文] 作者:李岭,庄永龙,张克兰,李衍达,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2003
目的:探讨经络现象与人体胚胎发育过程的关系.方法:将传统经络路径与一些先天综合征进行比较.结果:描述中的经络路径与许多多发性先天异常及智力障碍综合征的特征之间存在惊...
[期刊论文] 作者:张德礼,李衍达,黄高升,朱关福,方福德, 来源:科技导报 年份:2003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交替选育作用[1-6]虽已有成功的应用,但在恶劣环境下筛选后再回归到同类优越环境下培育,并反复循环选育的优良生物品种,特别是选育强毒高免疫原性的超高增殖...
[会议论文] 作者:张德礼,李衍达,黄高升,朱关福,方福德, 来源:2003年中国博士后生命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院士论坛 年份:2003
在建立国内首家犬、猫、猴、鼠传代细胞种子库与工作库基础上,对研制生产犬五联和猫三联病毒活疫苗所用7种动物肾细胞系(F-81,CRFK,MDCK,Vero,Vero-2,MA-104,BHK-21)在700余...
[会议论文] 作者:张德礼[1]季梁[1]马大龙[2]李衍达[1], 来源:2003年中国博士后生命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院士论坛 年份:2003
本研究旨在采用计算机识别法发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功能的人类新基因并经实验初步证实。采用的具体技术路线如下: 1)在公共数据库选择感兴趣的EST或cDNA; 2)全自动...
[会议论文] 作者:张德礼[1]季梁[1]马大龙[2]李衍达[1], 来源:2003年中国博士后生命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院士论坛 年份:2003
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实验确认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通过所识别的基因在非冗余数据库比对,发现了网上公布的计算机注释人类基因组编码序列存在各种类型的多处错误,包括cDNA水平...
[会议论文] 作者:张德礼,李衍达,黄高升,方福德,季梁,朱关福, 来源:2003年中国科协“生物信息学与进化计算”青年科学家论坛 年份:2003
初步建立了病毒细胞遗传进化的优劣环境交替性生物循环选育作用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并得到实际应用。发现细小病毒超高增殖的交替选育规律又在不同实验体系基因与染色体水平分别...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