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8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梁爱珍,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高校用于教学设备投入的经费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技术条件装备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仪器设备的配套率和更新率有了很大提高,如何做好高校政府采购工...
[期刊论文] 作者:梁爱珍,许棠, 来源:物理实验 年份:2005
利用高散射性球和光纤制成了各向同性的光纤探头,对该探头接收不同方向入射光的特性测试表明,在10°~350°之间散射球输出信号相对变化率小于10%.用所制作的光纤探头...
[期刊论文] 作者: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梁爱珍,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2005
在250m×100m研究区域上以10cm间隔网格采样,用地球同步技术卫星自动聚焦水准仪测定采样点位置及坡度,用重铬酸钾-硫酸容量法测定SOC含量.用地统计学理论(半方差函数及Kr...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晓平,杨学明,方华军,梁爱珍, 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5
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了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和大豆产量及土壤质量影响的田间试验.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免耕)的玉米产量为10 507kg/hm2,略高于常规秋翻下的...
[期刊论文] 作者: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梁爱珍,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2005
利用飞灰和137Cs示踪技术,研究坡耕地黑土近100年来土壤再分布过程,校正农田土壤有机碳(SOC)的损失量.结果表明,坡上部位始终遭受侵蚀,坡脚沉积部位137Cs和飞灰分布深度分别达到30cm和60cm,而在坡足部位分别达到70cm和80cm,说明沉积区目前耕作层下截留了相当数......
[期刊论文] 作者: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梁爱珍,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2005
利用137Cs和飞灰示踪技术,研究坡耕地黑土近50年和近100年来土壤再分布过程,计算坡耕地土壤有机碳(SOC)迁移和累积平衡.结果表明:利用SOC的深度分布特征鉴定坡脚和坡足原始埋...
[期刊论文] 作者: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梁爱珍,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5
准确地测定研究区137Cs背景值,建立137Cs流失量与土壤再分布速率之间的定量模型是137Cs示踪技术的关键。通过野外选择参照样地和利用热核爆炸源137Cs背景值模型来确定研究区137Cs的背景值,在此基础上用体现耕作迁移的质量平衡模型估算黑土坡耕地不同地貌部位的......
[期刊论文] 作者: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梁爱珍,,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05
以一东北黑土典型漫岗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地形部位(坡顶、坡肩、坡背、坡脚和坡足)部分土壤属性和δ13C值,探索土壤侵蚀和沉积对土壤有机碳(SOC)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层土壤δ13C值与地形坡度、土壤粘粒含量、土壤含水量、pH值都显著相关。δ13C......
[期刊论文] 作者: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梁爱珍,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05
燃煤飞灰(以下简称飞灰)作为时间标记物克服了放射性同位素137Cs示踪方法不能鉴定大气核爆炸之前的土壤再分布过程这一缺陷。本文利用土体中的飞灰研究坡耕地黑土有机碳的时空再分布特征。尝试建立飞灰在土壤中分层的方法,根据飞灰和土壤有机碳(SOC)随土壤深度......
[期刊论文] 作者: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梁爱珍,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5
利用137Cs示踪技术和不同的理论模型研究典型的东北漫岗地形的黑土土壤再分布状况.通过野外采样和模型分析,得出研究区137Cs背景值为2 232.75Bq·m-2,介于长江三角洲和黄...
[期刊论文] 作者:梁爱珍,张晓平,杨学明,方华军,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2005
本文主要综述了土壤细颗粒(...
[期刊论文] 作者: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梁爱珍,FANGHua-jun,YA,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晓平,方华军,杨学明,梁爱珍,吴尚华,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2005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免耕与常规耕作对东北黑土区玉米和大豆生长早期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前,由于免耕与常规耕作(秋翻)覆盖率和含水量不同,免耕处理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