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96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赵杏根,,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灾异说"认为,灾异乃是社会政治问题所致,当局应以改革社会政治应对。主流社会长期以此应对灾异,故对蝗灾也不采取捕杀措施。在唐代姚崇以下以捕杀应对蝗灾的基础上,宋人以全...
[期刊论文] 作者:赵杏根,,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宋代所设放生池之多,相关文章之多,空前绝后。放生本是佛教活动,而这些文章洗净佛教痕迹,将放生转化为王权服务、显示儒家仁爱和保护生态资源。其中有尊君的政治意义,有理学...
[期刊论文] 作者:赵杏根,, 来源:鄱阳湖学刊 年份:201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态理论和实践成就可观。开垦荒地和调整牧区都是改变生态环境以利民生的有效途径;按照社会等级分配山泽,虽有利于生态保护,但有碍社会公平和生态公平;佛教...
[期刊论文] 作者:赵杏根,,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清代关于放生的理论中,“福报说”、“普渡说”源于佛教,较此前以佛教论放生者,创获良多。“仁民爱物说”与“以佛助儒说”都以儒家理论论述放生,以“仁民”重于“爱物”。“恻隐......
[期刊论文] 作者:赵杏根,, 来源:阅江学刊 年份:2012
西汉儒家秉承先秦儒家“民本”、“农本”、“节用”、“尚礼”等思想,对生态保护而言,利大于弊。西汉儒家在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生态保护方面,继承了先秦儒家“用之有度,取之有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