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15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05
本文认为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数应比以前统计的更多,地域分布也更广一些;同时对清代救生红船的形制、每船水手数、运作经费和水手报酬、救护奖励和义埋制、管理体制与衰败原...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93
【正】 笮桥,又叫绳桥、索桥、簇桥、吊桥、絙桥、悬笮桥、悬度、悬桥,是在中国横断山新构造地带江流湍急河谷深切岩石壁立,而竹木众多的地理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特有的交通设...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4
清初四川虎患与环境复原问题蓝勇明末清初四川战乱酷烈,有称“三百年江山自此残破”。战乱以后四川人口耗损,社会残破,经济凋弊,田里荒芜,其残破景象的记载不绝于史籍。清代大量的......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2001
明清之际玉米、马铃薯、红薯的传入和推广除了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外,还存在许多负面影 响。其负面影响是为清代“人口奇迹”创造了基本条件,使南方亚热带山区形成了结构性的贫困......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年份:2004
本文认为中国西南地区政区教化色彩名称比例经过了在西汉时期很小、从东汉到明清变大、而民国以后又变小的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呈现从四川向云南、贵州民族地区随时代发展比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5
通过对中国经济开发史中违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教训进行反思,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退耕还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远不仅有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实际上更是一种进行结构性调整、...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2
本文回顾了20世纪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历史 ,对区域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内容作了界定 ,强调物质文化在历史文化分区研究中的地位 ,提出要注重历史上人类先天心理和生理对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01
本文支持唐代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期。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唐代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北线北移,复种指数提高,产出的多样性更明显;农作物单产量提高,粮食总产量也......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1992
本文从考古和文献角度研究了中国古代栈道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分析了栈道类型及变化,同时指明了栈道衰亡的各种原因。...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9
历史自然地理研究表明,潜水层深度是随文化层的增加而升降的。这种升降在雨量相对恒定的背景下,由于文化层的增厚,本身潜水层也在相对上升,与当时的雨量大小并无对应关系。从...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5
历史时期中国楠木地理分布变迁研究蓝勇樟科楠木属(PhoebeNees)楠木是我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经济林木。古代楠又写成,又有称其为赤、交让木。在历史时期中国楠木生长的地理分布远比现在广阔......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政策 年份:2000
这是一片广袤神奇的土地。这里地杰人灵,这里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和未来发展的商机。“西进!西进!”这必将成为21世纪的强音。...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5
清代四川土著和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研究蓝勇清代四川地区土著和移民问题,是清代历史研究中较重要的问题。清初四川究竟存有多少土著?土著存留多少有无地域差异?究竟有多少移民进......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栈道,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交通道路设施,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长河中,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结晶之一,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在产生二千多年后,多已荡然无存,而我们对...
[学位论文] 作者:,, 来源: 年份:2010
自20世纪以来,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其性能良好、造价经济的优点,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西藏地区中小跨径梁桥为数众多,分布广泛,其中尤以简支梁桥居多。然而桥梁在服役...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12
本文认为清代巴县救生水手有家族式加入、人员长期稳定的特征,一方面透露出清代四川移民家族式迁入的社会特征,一方面显现清代长江救生水手是收入相对较高的衙役职位,进而可...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第四纪研究 年份:1998
通过对近2000年来长江上游荔枝分布北界变化的讨论,说明长江上游荔枝种植北界最北可达北纬31°40’,近2000年来荔枝种植的北界总的来看是逐渐向南退缩;两晋、南北朝时期和唐后期......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0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