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23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2002
为了探讨针刺补泻手法对人体的作用,通过古代文献记载,以现代临床、实验研究为依据,结合在针灸教学、临床上的体会,对针刺补泻的作用进行探讨,认为补泻作用产生的关键不是针...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1995
以灸法补泻为纲领,列举历代医家对灸法补泻的论述,针对灸法“有补无泻”的偏见提出:“寒热虚实,均能灸之”的立论,认为灸法的刺激量与补泻有着密切的关系,并提出“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2007
透灸法是指通过艾灸使灸感透达深部组织的施灸方法。灸感表现:当艾灸灸到一定程度时,灸感从施灸的部位向机体深部组织或施灸的远端传导;或在施灸部位出现肌肉的跳动、动;或...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年份:1995
奇经八脉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评《奇经八脉考》的学术价值450003河南中医学院高希言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奇经八脉考》一书刊于1578年,计十七篇,书中汇集历代医籍中有关奇......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2007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2013
透灸是笔者在古代医家重灸经验基础上摸索、总结的一种施灸方法。它和重灸有所不同,重灸是指大剂量艾灸,古代有上百壮,甚至上千壮的记载。而透灸讲究的是患者在灸后出现...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江西中医药 年份:1991
火针,《内经》称为“粹刺”,是用火将针尖烧红迅速刺入穴内的一种治病方法。具有温经通络,软坚散结,透脓祛腐的作用。现将近年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1.鸡眼有人用火针治疗...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针灸学报 年份:1991
夫妻配穴法是用十干配合十二经,按十干逢五相合原则进行选穴的一种配穴方法。该法起源于金元时期,广泛用于多种病症的治疗,如脚背痛、膝痛、肩背痛、疟疾、腋肿等。体现了阴...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中国乡村医药 年份:2011
失眠亦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入睡困难,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可整夜不眠。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年份:1992
环跳、阳陵泉穴同属足少阳胆经腧穴,二者在穴性及临床主治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协同性,本文试从针刺前后穴温改变的角度以探求其相关性。一、临床资料临床观察20例,其中住...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资源再生 年份:2017
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各界关心的热门话题.2016年人民币兑美元;12率由上年末的6.4936贬值至6.9454.全年累计贬值6.5%,系人民币汇率2014年转入震荡贬值以来,贬值幅度最大的一年。......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新疆中医药 年份:1990
针刺补泻手法是针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倍受历代医家重视,自六十年代以来,国内许多学者从穴位温度、血管运动、甲皱微循环、血液成份、电位改变等多方面对补泻手法所产生的...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3
唐朝时期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给针灸医学发展带来了契机.如官方的针灸医学教育,地方性的医学校以及民间传授带徒等;唐代的针灸专著在、中收载十二种、三十九卷...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4
通过对针灸理论的研究,从俞穴、募穴、针灸治疗处方以及针灸传承方式等方面,论述了针灸学术的发展;通过争鸣,促进了针灸学理论的不断提高....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2002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针刺、艾灸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足三里”、“中院”、“天枢”穴,观察其对胃粘膜的影响。结果:针灸可......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家庭医学 年份:2010
俗话说:“神仙都怕脑后风。”这句民间俗语流传着一个有关养生保健的民间故事:话说上古有个名叫彭祖的人,他一生经历夏朝至殷末,活了八百余岁,后成仙人。彭祖未成仙时,在今天...
[期刊论文] 作者:高希言,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9
为适应新世纪教学和未来针灸学术发展的要求,对《针灸医籍选》这一编写于1980年代的教材从编写形式入手,突出重点,增加针灸医案和趣味性,达到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开拓视野的作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