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723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清华法学 年份:2008
ATM机内的现金由银行事实上占有,信用卡持卡人在法律上占有信用卡记载的现金,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取款的行为,不可能成立侵占罪;不能依照德国、日本刑法有关使用计算机诈...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清华法学 年份:2011
我国现行刑法理论没有区分加重的犯罪构成与量刑规则,因而导致犯罪形态的认定与量刑出现偏差。刑法分则条文单纯以情节(特别)严重(恶劣)、数额(特别)巨大、首要分子、多次、...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清华法学 年份:2007
真正意义上的立法解释,是指在刑法施行过程中,立法机关对发生歧义的规定所作的解释。但是,这种立法解释不符合法治原则的要求,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不符合解释的必要性,不符合...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检察官 年份:2013
我国故意伤害罪(主要是轻伤害)的司法现状相当异常,尤其是定罪率特别高。从刑法学角度来看,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将正当防卫认定为相互斗殴或者防卫过当,进而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检察官 年份:2014
近年来,"两高"颁布了大量的刑事司法解释。司法解释虽然对下级司法机关适用刑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疑问和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一,以往司法解释的目的大多是为了...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清华法学 年份:2015
刑罚的正当化根据是报应的正当性与预防犯罪目的的合理性,其中的报应是指责任报应,报应刑就是责任刑;根据点的理论,只能在责任刑(点)之下考虑预防犯罪的需要,所以,必须严格区...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清华法学 年份:2009
"机器不能被骗不妨碍信用卡诈骗罪的成立"的观点难以成立;将《刑法》第196条中的"冒用"、"使用"限制解释为对自然人使用,是体系解释的结果,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相反,有利于...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清华法学 年份:2012
讨论偶然防卫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行为无价值论的既遂说,实际上是主观主义的观点,理由存在缺陷;行为无价值论的未遂说,出现了"偶然防卫虽然违法但在行为当时必须允许"、"偶然...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04
"为他人谋取利益"旨在说明国家工作人员收受的财物与其职务之间具有对价关系;"为他人谋取利益"中的"他人"包括行贿人、行贿人所指示的第三人以及单位,"利益"包含正当利益与不...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认定犯罪只能以行为是否具备犯罪构成为依据,些外再没有别的依据,也不能在此依据上附加任何条件,行为具备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唯一依据。有一种见解认为“犯罪构成是使...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1984
目前,法学界普遍认为我国刑法规定了结合犯,其根据是刑法第一百五十条第二款和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二款。本文拟就我国刑法是否规定了结合犯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结合犯...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1989
我国刑法理论认为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其中,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但这一观点引起了很多同志的异议。因为"特征"是...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1986
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了共同犯罪的概念,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六条分别对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作了规定。据此,法学界不少同志认为,我国刑法对共犯人采取了四分法...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1994
如何认识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涉及到刑法的补充性、法律体系的概念与部门法的划分标准等问题。本文拟通过说明刑法的独立性与补充性、评论法律体系概念与部门法分类...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00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 :刑法目的是保护法益、犯罪本质是侵犯法益。本文论述了法益侵害说及其与规范违反说的区别 ;论证新刑法采取了法益侵害说以及法益侵害说的合理性 ;剖析了有...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1987
类推制度,源远流长。古今中外,有许多人想废除它,但未能如愿以偿。原因何在? 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何种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以及危害大小,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所处...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09
有必要站在非决定论的立场讨论期待可能性;有关期待可能性的部分观点分歧,缘于在不同意义上使用期待可能性概念;期待可能性虽然在德国受到冷落,但这仅限于故意的作为犯的情形...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08
犯罪(罪)是刑法上的一个基本概念,却具有多重含义。其一,在多数场合,犯罪是指符合成立犯罪的全部条件的行为。其二,在许多场合,犯罪是指符合犯罪客观要件、侵害了法益的...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06
确定具体犯罪的罪过形式时,不能以“事实上能否出于过失”的归纳取代“法律有无规定”的判断,而应当充分考虑并贯彻刑法第15条第2款“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的...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12
根据是自己侵害还是他者侵害这一标准,危险接受分为两种情形:被害人自己支配实害结果发生的,被告人的行为属于自己危险化的参与;被告人的行为支配实害结果发生的,则是基于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