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3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王德育;张学贤;, 来源:2011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年份:2011
通过分析2010年7月17日发生在安徽省砀山县的龙卷风过程,结果表明:该龙卷发生在高空强辐散区内、500 hPa槽前、中低层切变线附近、中低层强风速带的北端左侧.17日下午CAPE值...
[会议论文] 作者:戚尚恩,王德育,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年份:2008
城市是人口居住的聚集地,经济高度集中的场所,是物资消费中心、能源消耗中心,也是生产和污染中心,极易发生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和与气象有关的次生灾害及衍生灾害(如火灾、空气......
[会议论文] 作者:王德育,闵德华,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年份:2006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05年6月15日影响皖北的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最初的对流是由阵风锋启动的,随后对流回波带的合并、中低层低槽的过境导致了对流剧烈发展,最终演变为超级单体风暴.超级单体风暴移经冰雹落区时反射率因子最强达74dBz,回波顶高16km,移速75km......
[会议论文] 作者:王德育,刘娟,张新萍,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年份:2006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地面遥测等高时空分辨率的探测资料,对2005年8月2日宿州市中部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00~850hPa的低槽和切变线是主要影响系统.深厚的湿层、大气层结不稳定度的急剧增大、整层的上升运动、高低空急流的叠置,为暴雨产生......
[会议论文] 作者:王德育,孙建军,闵德华, 来源:第四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 年份:2007
2006年6月27日安徽省宿州市出现了罕见的雷雨大风、冰雹、短时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本文对强对流风暴生成区域、强对流风暴的移向移速、地面大风、冰雹、短时暴雨的临近预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地面风场、风廓线、反射率因子、基本速度、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一小......
[会议论文] 作者:张玉民,王德育,马玲, 来源: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09
近年来,MOS预报有很大的发展,突出表现在预报方法和预报因子的改进方面,在预报方法上,采用最优子集回归代替逐步回归。逐步回归算法虽然应用十分广泛,但在给定自变量条件下,并不能获得一个最优回归方程。现在我国绝大多数省市均已建立了降水概率预报业务系统,概率天气......
[会议论文] 作者:张玉民, 张学贤, 王德育,, 来源: 年份:2004
多普勒天气雷达能详尽反映对流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利用多普勒产品对强对流系统的研究,分析冰雹、雷暴、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雨的动力结构差异,发挥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和...
[会议论文] 作者:王德育,张玉民,韩枫,杨志猛, 来源: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09
利用宿州市1953~2008年的降水资料,对暴雨日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0年代以来宿州市暴雨日增加趋势明显,暴雨日平均降水量也呈稳步增多的趋势;对比分析3~10月份≥0.1mm的雨......
[会议论文] 作者:王德育[1]刘娟[1]张新萍[2],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年份:2006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地面遥测等高时空分辨率的探测资料,对2005年8月2日宿州市中部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00~850hPa的低槽和切变线是主要影响系统.深...
[会议论文] 作者:王德育[1]孙建军[2]闵德华[1], 来源: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07
2006年6月27日安徽省宿州市出现了罕见的雷雨大风、冰雹、短时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本文对强对流风暴生成区域、强对流风暴的移向移速、地面大风、冰雹、短时暴雨的临近预报进...
[会议论文] 作者:王德育,戚尚恩,刘诚,任建华,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年份:2008
2006年6月29日和2008年6月20日,安徽北部的泗县和灵璧县出现龙卷风,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本文对这两次龙卷风发生前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对流参数,垂直风切变,地面中尺度系统以及雷达回波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次龙卷风发生前,副热带高压均受台风顶托处于西伸增......
[会议论文] 作者:周后福,刁秀广,施丹平,王德育, 来源:2013年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暨西南区域气象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3
  根据地面实况资料和现场调查结果确定大风灾害的龙卷天气现象;利用多普勒雷达探测产品确认龙卷的超级单体风暴属性,即风暴的中气旋具有持续而深厚的特点,然后根据风暴发展过......
[会议论文] 作者:张玉民[1]王德育[1]马玲[2], 来源: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09
近年来,MOS预报有很大的发展,突出表现在预报方法和预报因子的改进方面,在预报方法上,采用最优子集回归代替逐步回归。逐步回归算法虽然应用十分广泛,但在给定自变量条件下,并不能......
[会议论文] 作者:周后福,刁秀广,施丹平,翟菁,王德育, 来源: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4
基于地面实况观测资料确定了非超级单体龙卷个例,基于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分析了龙卷风暴的参数特性,对龙卷发生位置的原因给予了解释,并从动力条件着手研究了两类模型龙卷的成因.结果表明:(1)9次龙卷过程前多数VIL有连续跃增现象,其中6次VIL连续跃增≥9kg·m-2,......
[会议论文] 作者:王德育[1]戚尚恩[1]刘诚[2]任建华[2],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年份:2008
2006年6月29日和2008年6月20日,安徽北部的泗县和灵璧县出现龙卷风,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本文对这两次龙卷风发生前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对流参数,垂直风切变,地面中尺度系统以及......
[会议论文] 作者:刘娟,朱君鉴,姚叶青,王德育,魏德斌,孙建印, 来源:2010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经验交流会 年份:2010
使用探空资料分析了安徽6例龙卷风天气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它们都发生在整层很湿的大气中,抬升凝结高度很低;中低层存在强的垂直风切变和西南急流;对流有效位能和风暴相对螺...
[会议论文] 作者:刘娟,朱君鉴,王德育,宋子忠,魏德斌,孙建印, 来源: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09
使用阜阳、徐州、合肥、南京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发生在安徽省的6例龙卷风天气做出归纳和统计分析,找出它们具有的典型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其中5例龙卷风天气由超级单体风暴形成,其余1例由非超级单体风暴产生。以下3种情况很可能出现龙卷天气:①在密集型飑线回......
[会议论文] 作者:周后福[1]刁秀广[2]施丹平[3]翟菁[1]王德育[4], 来源: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4
基于地面实况观测资料确定了非超级单体龙卷个例,基于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分析了龙卷风暴的参数特性,对龙卷发生位置的原因给予了解释,并从动力条件着手研究了两类模型龙卷的...
[会议论文] 作者:祁宦;朱延文;王德育;戚尚恩;李德;孙有丰;陆琴琴;,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年份:2008
根据2002年—2005年的田间试验资料和1990—2005年的大田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分析,建立了安徽淮北地区干旱等级指标、作物适宜土壤水分指标和干旱预报数学模型,并研制了基于常规气...
[会议论文] 作者:李德,张丙振,戚尚恩,王德育,耿德祥,孙有丰,高飞翔, 来源:第六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 年份:2011
  农业气象指标查询的系统化、信息化,是近年农业气象指标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针对安徽省宿州市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需要,以Windows为平台,采用VB语言和Access数据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