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09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莫洪宪,, 来源: 年份:2004
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在纽约发生,造成3201人(包括343名消防员)遇难、6291人受伤的惨案。而此刻许多同胞犹是看客,不辨是非,甚至拍手称快,殊不知这是对全人类的犯...
[会议论文] 作者:莫洪宪,, 来源: 年份:2004
自1984年11月"少年法庭"在上海长宁区建立以来,现代少年司法制度在我国已走过了20多年历程。回首我国少年司法制度改革之路,我们清晰可见,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改革是以少...
[会议论文] 作者:莫洪宪, 来源:2007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 年份:2007
实质的刑法解释(又称客观的刑法解释)与形式的刑法解释(又称主观的刑法解释)相对。两者是解释的价值取向还是解释的方法问题,学术界理解不一。有学者认为,“形式的刑法解释论强......
[会议论文] 作者:莫洪宪, 来源: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 年份:2005
国际社会面临着严峻的反恐怖主义形势,切断恐怖组织的资金来源、减少未来发生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金融反恐就是沿着恐怖组织资金的来源及去向,发...
[会议论文] 作者:莫洪宪, 来源:2006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 年份:2006
晚近十年,死刑在我国是一个被广泛关注并得到充分探讨的问题,死刑应当被严格限制适用可以说已是我国刑法理论的共识。死刑作为我国刑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废止和限制适用不可能......
[会议论文] 作者:莫洪宪, 来源:2008年中国刑法学年会 年份:2008
所谓刑事政策,是指国家以预防、惩罚、遏制、教育和改造犯罪人为直接目的而制定、颁布的各种策略、方针、措施、制度等。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刑事政策的发展演变,并就对......
[会议论文] 作者:莫洪宪, 来源:《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刑事法制改革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9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了严格限制死刑适用并最终废除死刑的国际准则。从总体上说,我国关于死刑的立法与《公约》的规定是基本一致的,但在一些具体...
[会议论文] 作者:莫洪宪, 罗钢, 来源: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 年份:2013
[会议论文] 作者:熊琦, 莫洪宪,, 来源: 年份:2015
基于对我国两组案例实证数据以及对先进国家反腐败策略与经验的考察,本文系统地对"官商勾结"现象进行了犯罪学的分析。文章首先对"官商勾结"现象的性质、概念与界定进行了说...
[会议论文] 作者:莫洪宪, 彭文华,, 来源: 年份:2004
一、性犯罪概述性犯罪本为犯罪学上的概念。从字面意思理解,性犯罪应当指与性有关的犯罪。早先的定义将"与性有关"理解为性欲要求动机,认为凡是以性欲要求为动机的犯罪行...
[会议论文] 作者:莫洪宪;高锋志;, 来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以检察实践为主要视角”理论研讨会 年份:2006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司法实践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为构建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是其当然的重要职责与使命。从检察......
[会议论文] 作者:莫洪宪,胡隽, 来源:“《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中国刑事法治的协调完善”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本文通过比较我国刑法与《反腐败公约》对贿赂犯罪罪名体系的规定,发现其异同之处。指出我国刑法应增设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影响力交易罪,这既是司法......
[会议论文] 作者:莫洪宪,胡隽, 来源:中国法学会 年份:2005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作为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项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已于2003年10月31日由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公约》是迄今为止关于治理腐败犯罪的最完整、最全面而又具有广泛性、创新性的国际法律文书①,它对世界各国加大反腐力度......
[会议论文] 作者:Mo Hongxian,莫洪宪, 来源:中国法学会 年份:2007
文章介绍了我国反恐立法及其范围,以及我国反恐立法的主要内容。以联合国反恐规约为视角分析我国反恐立法情况,指出我国现行反恐立法存在以下缺陷:在贯彻联合国反恐规约的国际公约、决议等文件时,具有滞后性与消极性;注重刑事法,忽视其他法律规范的作用;注重刑法等实体......
[会议论文] 作者:莫洪宪, 邓小俊,, 来源: 年份:2010
在我国,互联网迅速发展,网民特别是未成年网民日益增多(见图1)。另据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
[会议论文] 作者:莫洪宪, 王燕飞,, 来源: 年份:2004
在我国构筑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国犯罪学在研究重心上应注重逐渐从"罪后"研究向"罪前"研究转变,在研究领域上应拓展对犯罪评价机制的研究,在研究的方法论上应坚持从社会动力...
[会议论文] 作者:莫洪宪,叶小琴, 来源:中国法学会,中国犯罪学研究会 年份:2005
谈到学科发展机遇,犯罪学界曾豪情万丈,“当前我国犯罪的状况、特点、原因及其规律——这是任何一位从事政法实际工作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然时值今日,严峻的现实横亘于前:犯罪学之学科地位依然不高,法学界质疑犯罪学学科的声音不绝于耳;而且,在学科整合......
[会议论文] 作者:莫洪宪[1]张小宁[2], 来源:首届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 年份:2009
在发展历程方面,中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日本暴力团的出现都可归因于腐败、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东亚独特的结社文化,而两者的区别可以概括为断代与延续,中国传统的帮会组织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