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研究空间钢框架由于初始破坏引起的连续倒塌的动力效应,Song对某4层钢框架结构做了原位拆除试验.本文在Song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考虑楼板影响的空间钢框架模型,利用瞬时加载法对底层中柱失效引起的动力效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内柱失效的工况,若其上楼层多于一层,各楼层将会产生组合作用,使梁中产生拉力,在发生悬链线效应之前,与梁中弯矩与剪力共同抵抗外荷载;失效柱上方的剩余柱不再承受轴力,柱中产生的剪
【机 构】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5
【出 处】
:
第十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空间钢框架由于初始破坏引起的连续倒塌的动力效应,Song对某4层钢框架结构做了原位拆除试验.本文在Song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考虑楼板影响的空间钢框架模型,利用瞬时加载法对底层中柱失效引起的动力效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内柱失效的工况,若其上楼层多于一层,各楼层将会产生组合作用,使梁中产生拉力,在发生悬链线效应之前,与梁中弯矩与剪力共同抵抗外荷载;失效柱上方的剩余柱不再承受轴力,柱中产生的剪力与梁中轴力在同一数量级,且方向相同.柱失效后剩余楼层形成一个整体来抵抗荷载,并完成内力的重新分配,这对结构的抗倒塌性能十分有利.
其他文献
长短腿配置方案通常由线路结构人员进行设计,但需要在勘测人员绘制的塔基断面图的基础上进行.基于测量、结构人员协同一体化设计的设计理念,提出一种自动绘制塔基断面图,并根据塔基断面图自动配置长短腿高低基础的方法.基于Teigha技术开发塔基断面图自动出图以及长短腿自动配置软件,实现测量、结构人员的协同设计,达到塔基断面图自动出图以及长短腿自动配置的目的.
AP1000核电站核岛装置安全壳外防护顶盖系统是西屋设计,且首次用于建造的屏蔽厂房的钢屋顶.对于这种大体积的钢结构预制整体尺寸控制,及整体焊接的变形控制是一个显著地特点.核电站核岛装置安全壳外防护顶盖系统,对于其制作及安装的精度要求非常高,采用特制胎架对其进行分片拼装后在进行整体拼装以保证其最终的制作质量.
霍尔果斯文化馆下部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屋盖采用全钢网架结构,其中右侧为大悬挑结构,文化馆左侧网架部分扭转90°连接在左侧科技馆边柱及边梁上.根据《建筑抗震规范》的及《空间网格技术规程》要求应采用整体模型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EN2014建立整体模型及独立的网架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了两种模型静力荷载工况网架受力的差异,分析两种模型的动力性能,同时采用时程分析法对两个模型进行了
针对预应力钢结构施工模拟问题,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生死"单元技术和优化模块,建立了预应力钢结构施工模拟的优化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优化的预应力钢结构施工模拟方法,并对该方法在索拱结构、双向张弦梁和弦支穹顶三种典型预应力钢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快的收敛速度达到所需精度,是预应力钢结构施工模拟的有效方法.
本文通过对华北理工大学新校园图书馆中钢结构的设计介绍,从建筑师的视角叙述如何起意使用钢结构,如何利用钢结构完成空间表现同时又将钢结构作为空间构成要素进行表现,最后论述了在设计中容易忽视的细节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图书馆的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论述了钢结构设计不能独立存在,要与其他各方面协调,与空间协调,通过设计师的主动设计、主动控制才能让钢结构完成良好的建筑表达.
层间相对位移是反映结构安全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早稻田大学建筑学科、电子物理学科与日本鹿岛建设技术研究所共同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光学位移传感器--位置敏感探测器(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可用于直接计测层间相对位移,尤其是层间残余变形可以被准确可靠地记录.与传统的位移传感器相比,该传感器可直接安装固定于楼面或梁上,无需支持构件,可节省空间,避免对业主造成干扰,可
为探讨局部加设肋板对门式刚架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本文进行了门式刚架与加设肋板门式刚架分别在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门式刚架局部加设肋板后,在竖向荷载、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整体性能都得到了改善,其极限承载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是一种较好的改善门式刚架结构整体工作性能的方法.
近年来,大型化已成为风电塔结构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其质量安全性能要求逐步提高,海上风电塔结构的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其经受荷载多为动荷载,种类较多且相互耦合,其安全稳定关系到风场的正常运行.风电塔结构常为钢结构筒体结构,其材料在强震等动力循环荷载下的力学行为将影响结构的地震响应及抗震性能.因此本文初步探讨了钢材在单调拉伸荷载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并以一座77.5m风力发电塔为例,初步探讨了钢材的
本文应用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一个十二层钢框架模型和两个不同高厚比下的蜂窝钢板剪力墙模型,对其进行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时程分析、最大顶点位移时程分析以及最大楼层侧移与最大层间角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结构在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均未超过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1/50的限值,且蜂窝钢板剪力墙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钢框架,说明结构均未发生破坏,且蜂窝钢板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更佳.
根据对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组合钢板剪力墙、防屈曲剪力墙、加劲钢板剪力墙以及开洞钢板剪力墙这五类钢板墙的屈曲破坏形态、受力机理、滞回环形状以及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等方面对比不同钢板剪力墙结构的力学性能,得出结论:开缝钢板剪力墙和开洞钢板剪力墙能调整框架与钢板之间的刚度比,改善钢板剪力墙滞回曲线的捏缩现象,耗能性能良好,是值得推广的抗侧结构体系.通过综述对比国内外的钢板剪力墙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分析当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