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河流携带入海的泥沙,绝大部分在河口附近沉积,形成水下三角洲.已有研究表明,世界很多河流携带入海的泥沙在远离河口数百至上千公里的沿岸区域大量分布.河口海岸沉积物的再悬浮,对入海泥沙运距离输运发挥重要作用.
【机 构】
: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 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 2661
【出 处】
:
第三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携带入海的泥沙,绝大部分在河口附近沉积,形成水下三角洲.已有研究表明,世界很多河流携带入海的泥沙在远离河口数百至上千公里的沿岸区域大量分布.河口海岸沉积物的再悬浮,对入海泥沙运距离输运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辽河盆地位于郯庐断裂带北段,地处华北陆块东部,是中国东部大型新生代含油气裂谷盆地.近年来,随着勘探和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尤其对火山岩储层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后,盆地内火山岩的研究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盆地断陷期发育的厚层始新统沙河街组三段火山岩是本区最为重要的油气储集层.有关这套火山岩的研究,已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开发和年龄测定方面,而涉及火山岩成因和形成动力学机制的研究较为欠缺.因此
本文选取位于南海东北部下陆坡区的STD235站位及位于深海盆的ZSQD289站位的沉积柱状样进行对比研究,并与前人在上陆坡区(17940站位)已完成的研究工作进行比较,探讨其沉积有机质的来源及古环境意义,以期获得新的认识。通过对比沉积速率发现,冰期时STD235的沉积速率高于其他两个站位4-5倍,而TOC的含量与沉积速率成相互对应关系,即高的沉积速率对应高的TOC含量,因此STD235站位TOC含
南海具有丰富的海洋动力过程,大尺度环流、中尺度涡、小尺度内波和微尺度混合.本文基于南海观测资料对深海不同尺度动力过程进行初步探究.取得若干有意义结果.
Michele Rebesco 、F.JavierHernández-Molina 和David Van Rooij 等国际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在《Marine Geology》创刊50 周年纪念专辑中指出:进入21 世纪以来,伴随着IODP 和IGCP 等项目的实施,人类迎来了以"等深流和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为特色的第三次海洋地质学革命.在此谨对本研究团队围绕"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这一主题,在
弧后盆地位于活动大陆边缘,是岛弧靠近大陆一侧的深海盆地.其构造运动活跃,火山和热液活动频繁,是地球深部物质向上运移并发生交换的重要场所,也因此常常能形成重要的海底矿床.冲绳海槽为典型的弧后盆地,其沉积物主要由长江、黄河等世界性大河供给,同时也有独具特色的台湾及中国大陆东南部山溪性河流的贡献,在海槽内分布有大量的火山作用和热液活动,使得沉积物的来源变得复杂,陆源碎屑沉积物的组成也发生了变化。综合热液
吐拉苏—也里莫顿火山岩带是西天山地区晚古生代构造-岩浆重要金矿成矿带,它严格控制着矿带内金矿床的时空分布,其呈近东西向狭长带状展布的火山岩带中已经陆续发现了阿希、京希、伊尔曼得、恰布坎卓它、加曼特、铁列克特、小于赞等一系列金矿床.本次研究采样位于金品位比较高的铁列克特金矿南区,且石英脉出露较好,这就对我们通过流体包裹体来研究矿床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样品的分析及测试在新疆大学包裹体实验室Linkam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因其具有相对封闭性、连续沉积且沉积速率高等特点,是研究高分变率古环境变化的重要地区.本文第一次在南海开展表层海水孢粉分析,并与空气样品、表层沉积物样品孢粉组合进行对比,以了解海底沉积物孢粉传播的主要动力是什么.通过对2010-2011 年采集自南海各海区的44 个表层海水样品的孢粉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表层海水孢粉的分布深受海流和河流影响,尤其是在南海北部区域.表层海水
对琼东南盆地深浅水区11 口钻井岩芯样品的重矿物组成和深水区2 口钻井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取了陆源稳定重矿物、ZTR 指数、自生重矿物、元素含量、特征元素比值和特征元素对等指标,综合分析了盆地各地层单元的沉积物源和沉积环境演变.
南海东北部是世界上孤立波(又称内孤立波,孤立子内波)最发育的海域之一,该处孤立波具有振幅强、出现频次规律等特点,因此在最近十几年对孤立波的研究中,南海东北部成为了其中的前沿和热点区域.对孤立波的研究无论是在物理海洋学方面,还是海洋地质学、海洋工程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油田等海洋工程集中的区域——黄河口,粉质土海床大量分布,海床沉积物所受动力主要为波浪循环载荷,在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海床沉积物中孔隙水压力和土体强度发生变化,海床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而目前粉土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方面仍很薄弱,掌握粉土的动力响应特性正确评估波浪作用下海床稳定性有利于保障海洋工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