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tchekiangensis(Flous)Cheng et L.K.Fu)属松科(Pinaceae lindl)铁杉属(Tsuga carr.),本属约14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及北美洲,我国有5种3变种,分布于秦岭以南及长江以南各省区.南方铁杉为铁杉(Tsuga chinensis(Franch.)Pritz.)变种,是中国特有第三纪残遗植物,濒危种
【机 构】
: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 铅山 3345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tchekiangensis(Flous)Cheng et L.K.Fu)属松科(Pinaceae lindl)铁杉属(Tsuga carr.),本属约14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及北美洲,我国有5种3变种,分布于秦岭以南及长江以南各省区.南方铁杉为铁杉(Tsuga chinensis(Franch.)Pritz.)变种,是中国特有第三纪残遗植物,濒危种.南方铁杉属于亚热带温性树种,生长速度慢,但寿命长,耐阴湿,喜温凉湿润的环境,生于林中或林缘,有时可成片生长,是南方山地绿化树种,又是水源性涵养林的重要组成树种.南方铁杉分布广,但数量少而分散,目前尚无人工造林,被列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江西、安徽、福建等省区.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地处武夷山脉北段的西北坡,地理坐标为东经117o39′30″-117o55′47″,北纬27o48′11″-28o00′35″.保护区总面积16007 hm2,其中核心区4835hm2,缓冲区2021hm2,实验区9151hm2,其东南毗邻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同组成完整的中亚热带中山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处于亚热带海洋气候与内陆气候的过渡地区,年平均14.2℃,年平均降水量2583mm,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84%.保护区自然环境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山体高大,山势险峻,相对高差大,地貌类型多样,海拔1800m以上的山峰有15座,主峰黄岗山海拔2160.8m.区内植被茂盛,是江西省罕见的原始森林的主要分布区域,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保护区内保存有完整的南方铁杉天然林,但是其在区内群落分布的范围、面积、自然演替状况无人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江西武夷山保护区南方铁杉资源的清查,以期为珍稀濒危植物南方铁杉天然林今后的保护和经营管理提供基础.利用GPS定位的方法,沿着南方铁杉分布的边界绕测,每隔30-50米定一个点,并记录坐标,遇到拐点处加测点.将坐标输入ArcMap 10中绘制分布图,求算面积.发现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南方铁杉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m~2000m的阴坡或谷地,常和阔叶树或黄山松混交,分布面积达1560hm2,自然更新良好.其中最大株的南方铁杉胸径127cm,分布于黄连木山西南坡;分布最高的位于海拔2070的猪母山山顶,为两年生南方铁杉幼苗;分布海拔最低为1105m,位于保护区黄岗山电站前池下.保护区内的南方铁杉全都分布在植被类型原生性较强的区域.虽然在人为活动较强的区域未发现有分布,但通过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到当地林业生产部门对南方铁杉进行过采伐.说明该区域曾分布于南方铁杉,但由于强烈的人为干扰,导致未能有更新.区内南方铁杉多已上升至顶层,这可能因为南方铁杉属于间歇型,由于生长缓慢,且树种寿命可达千年 [5],可以延续至顶级群落并成为优势种.林下幼苗幼树的自然分布主要是在林缘和林窗或者是空旷地,在密林中比较罕见.这可能是由于南方铁杉以种子进行繁殖[8],且只有在环境适宜的斑块中才能萌发.另外,南方铁杉花粉无气囊,多数散布距离不远,散布能力小,自然迁移能力很低[3,10],所以造成南方铁杉种群在幼苗阶段强烈的聚集分布.因此对南方铁杉群落的适当人为干扰显得尤为重要.
其他文献
以杉木第三代种子园15个优良家系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种子发芽胁迫试验分析不同铝浓度处理对15个杉木优良家系种子发芽的影响,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不同耐铝型杉木种质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不同铝浓度胁迫对参试的杉木15个家系种子绝对发芽势、绝对发芽率、胚根长、胚轴长、鲜生物量和干生物量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随着铝胁迫浓度的升高,其对杉木种子发芽各指标的抑制效应逐渐增强;以RI值
以江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锦鸡儿(Caragana sinica)、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唐古特莸(Caryopteris tangutica)4种青藏高原灌木树种为试材进行干旱胁迫模拟盆栽试验,通过对比干旱胁迫后4种灌木生物量和根系特征值的数量变化差异对供选树种进行抗旱性能分析与评价,为青藏高原地区造林筛选优良耐旱灌木.研究表明,锦鸡
采用盆栽实验,通过不同的干旱梯度处理三个杨梅(Myrica rubra)主栽品种荸荠、晚稻、深红,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脱落酸(ABA)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实验表明,杨梅不同品种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脱落酸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与对照相比,中度干旱(含水量45-50%)胁迫下,荸荠平均增加71.80%,晚稻平均增加22.09%,深红平均增加18.63%;重度干旱胁迫(含水量20-30%)下,荸荠平均增
设置12种基质类型,开展我国Ⅱ级珍稀濒危树种闽楠的嫩枝扦插试验,探究不同基质类型对闽楠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旨在为加快闽楠人工栽培技术发展以及人工林的培育进程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不同基质及配比的穗条生根率差异达极显著,生根率最高的基质类型为泥炭(100%),生根率为71%,最差的为椰糠(100%),生根率仅为17%,两者比值约为4.18:1;2)不同基质及配比的偏根率差异极显著,偏根率最低的基质
为获得银杏叶饲料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对从古银杏土壤中分离出的40株真菌进行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的各类真菌中,曲霉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分解银杏叶中的纤维素的能力是最强的,其次是青霉,再其次是毛霉和木霉;若用于真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生产中,黑曲霉和青霉是比较优良的菌种,其中编号为YX201040C的黑曲霉和焦曲霉最为合适。
为了更好的进行针对性的配方施肥,我们对河源地区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和土壤区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⑴总体上,桉树人工林的土壤退化严重,土壤板结,通气透水能力差.有机质、全钾、全磷、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处于中等水平,而全氮和速效磷较缺乏.有效铁、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硫较为丰富,而有效硼、有效锌、有效锰相对缺乏.⑵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性氮较优,而页岩和砂页岩发育的土壤中微量元素较优;二代萌芽
利用Li-6400-09土壤呼吸室,测定并分析了河北平泉地区油松人工林的土壤呼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土壤呼吸日动态变化规律呈现为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14:00~16:00,最小值出现在6:00~8:00;凋落物呼吸占土壤呼吸总量的23.83%;地表温度、土壤5cm温度、土壤10cm温度与土壤日均呼吸速率存在极显著(P<0.01)的指数关系,温度敏感性指数Q10值为1.31~3.19.
通过对丹江口库区龙口林场水源涵养林不同林分类型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林分结构、立地条件和演替更新潜力等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林分质量的10个指标的权重评价和排序,结合调查数据计算出不同林分质量等级综合数值。结果表明:(1)林分结构对林分质量影响最重要,郁闭度、林分密度、土壤厚度和枯落物厚度等指标成为影响林分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幼苗数量则贡献较少。(2)丹江口库区龙口林场水源涵养林不同林分质量大部
为确保ISSR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对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以苦楝基因组DNA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ISSR-PCR反应结果的Mg2+,dNTP,模板DNA含量,Taq DNA聚合酶量,引物浓度等5个因素进行优化实验,建立了苦楝ISSR-PCR最适反应体系:dNTP浓度0.30mmol/L、Taq DNA聚合酶浓度1.00 U、引物浓度0.80μmol/L、Mg2+浓
为揭示枫杨苗木耐涝渍胁迫的生理机制,本文以当年生枫杨幼苗为材料,对江苏江宁、湖北鹤峰、安徽休宁、江西九江及安徽霍山五个种源枫杨幼苗在涝、渍胁迫下光合作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涝、渍胁迫导致枫杨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下降。江西九江种源枫杨苗木三个指标水平均高于其他种源,湖北鹤峰种源均低于其它种源。不定根多的种源枫杨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高于不定根少的种源。因此,江西九江种源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