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大西洋剑鱼栖息深度分布特征

来源 :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s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07-2008年和2010-2011年大西洋中部我国金枪鱼延绳钓观察员收集的钩位信息,应用悬链线理论,并结合经验修正方法,估算了剑鱼(Xiphias gladius)的钓获深度分布.剑鱼的钓获深度范围为124.6-280.5m,平均深度215.2m,深度分布标准差46.5m.剑鱼的渔获比例随钓钩的深度增加而明显变化,在深度220-250m时渔获比例最高,而后随深度增加而明显减少.在较浅深度,雄性剑鱼的比例较高,但随着钓钩深度的增加,雌性剑鱼的比例增加,随后趋于平稳.渔获平均下颌尾叉长有随钓钩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在较浅处(120-180m),钓获的剑鱼下颌尾叉长均值分布最小;在较深处(270-300m),钓获的剑鱼下颌尾叉长均值分布最大.渔获的性比和个体组成变化对资源数量变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的结果对掌握剑鱼的栖息生态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文中旨在选择一种适合我国渔船的方法来估算渔船有效马力,并采用合适的高级程序语言将其编写成软件,并使该软件适用于渔船总体设计上。根据现有的船型,采用该软件分析船型优化的可行性。
渔船在生产作业与停泊修理过程中经常出现腐蚀问题,其中一部分是杂散电流的腐蚀,钢板桩码头通常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对码头进行腐蚀防护。文章针对一具体码头工程,从理论上对杂散电流的腐蚀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查明了杂散电流腐蚀的根本原因是电位梯度。在数值模拟计算方面,采用ANSYS软件建立海区电场计算模型和网格剖分模型,并通过边界元数值计算求得海区电场的电位分布情况,进一步提出消除渔船停泊中杂散电流腐
星体型人工鱼礁在海中不同的投放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流场效应.本文利用FLUENT软件,采用RNGk-ε湍流模型,模拟了不同流速(0.3、0.5、0.8m/s)及摆设方式对星体型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影响,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相同工况下的PIV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表明数值模拟能较好的反映人工鱼礁周围上升流和背涡流情况.其中,组合鱼礁横向摆放时,最大上升流速度、上升流面积及上升
Integrity of both nuclear and mitochondrial DNA is vital for the survival of an organism.Exposure to genotoxic agents has the potential to damage DNA leading to significant health problems.Therefore,
音响驯化作为鱼类行为控制技术之一,对海洋牧场内的鱼种制御有明显的作用,但基于目标鱼种栖息海域背景音的音响驯化未见报道。在天然水域的网箱中采用录制的黑鲷栖息地背景音对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进行音响驯化。由现场观察及数据分析,自然海域声音配合投饵能对黑鲷产生了较好的集聚效果;黑鲷幼苗音响驯化一般经历三个过程,即1)环境适应,2)对饵料需求达到一定量(外部表现为达到一定的尾叉长
为了研究溢油事故处理中,经消油剂处理的原油对刺参幼参的危害,采用消油剂处理原油后形成的水溶组分(chemical enhanced water accommodated fraction,CEWAF)对刺参幼参进行96h换水式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24h内,部分刺参出现背部肉刺和身体收缩等应激反应;随着时间推移,由高浓度至低浓度先后出现排脏、附着能力下降、管足收回等现象,甚至背部表皮长疱、溃烂或
本实验用塑料环做载体,建立漂浮式和固定式2种反硝化滤器,以养殖生物的残饵粪便为碳源,通过测定反硝化滤器中的溶解氧、pH值、硝酸氮盐、亚硝酸氮盐和总有机碳(TOC),研究循环养殖系统中反硝化生物膜熟化条件及反硝化滤器对硝酸态氮去除效率,得出实验条件下除氮的最佳碳氮比以及在最佳的碳氮比条件下,反硝化滤器的性能.结果表明,在保证一定TOC/N的条件下,漂浮式反硝化滤器硝酸盐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24.5g/
研究造礁石珊瑚共生藻系统分类有利于分析珊瑚礁生态系统应对环境变化的机制。本实验通过nlsrDNA基因的PCR-RFLP研究发现徐闻地区8科15属25种造礁石珊瑚62个样本的共生藻属于C系群;利用ITS序列分析以及nssrDNA基因的PCR-RFLP发现所共生的C系群可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系群。结果显示徐闻地区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多样性偏低,暗示该地区珊瑚礁生态系统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可能较弱。
根据2010年10月~2011年3月大西洋西部公海水域(52°N~6°S,16°~40°W)金枪鱼延绳钓船兼捕的691尾大青鲨样本,研究该水域大青鲨的生物学特性,为大青鲨的资源评估和管理提供最新数据.结果表明:雌雄大青鲨的平均叉长分别为178.6cm和192cm,两样本叉长分布经检验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大青鲨叉长(FL)和全重(W)的关系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达式为W
鱼类群落结构的精确评估是渔业管理和保护的必要前提,而不同渔具的评估结果往往会产生较大差异。本研究同时采用欧洲标准采样网具-复合网目刺网(multi-mesh gillnet)和中国传统网具-网簖(weir)对长江中游典型浅水湖泊扁担塘的鱼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评估。两种网具共采集到27种鱼类,并发现黄尾鲴(Xenocypris daviai Bleeker)和湖鲚(Coilia nasus taih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