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在降低用药错误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 :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5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理化用药要求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用药错误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从而成为合理化用药的一大障碍.由此可知防范用药错误是保障临床安全用药的重要举措之一.用药错误可发生于临床用药和管理全过程中的多个环节.本文阐述了药师在调剂环节、医生处方环节、给药环节等临床用药多环节中对用药错误的防范,说明了药师在降低用药错误发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角膜营养不良(comeal dystrophy, CD)是一组原发性、遗传性、双眼对称性眼病,它是由于正常角膜组织中的某种细胞受到某种异常基因的调控,使其细胞结构或功能受到损害,进而在角膜组织中形成形态各异的沉积物,影响患者的视力.这类疾病的共同特点是角膜组织中异常物质的沉积,按角膜病变的解剖位置,角膜营养不良可分为前部、基质以及后部角膜营养不良三大类.角膜营养不良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但遗传方
会议
We have reliable clinical methods for diagnosing medical pathology that impairs visual function, we can typify the disabilities that arise from these pathologies, and we can prescribe treatments that
会议
目的:通过对1例韦格纳肉芽肿伴肺结核患者的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案例分析,阐明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密切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临床药师在1例韦格纳肉芽肿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与临床医师共同制订治疗方案,监护患者用药全过程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针对患者病情变化提出合理换药.结果:在临床药师参与下,临床医师调整治疗方案,真正做到药物治疗个体化,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治疗.结论:临床药
目的:介绍本院临床药师参与更年期综合门诊患者用药的工作模式和效果.方法:展示药学服务的内涵和流程,总结为患者提供的药学服务效果.结果:患者为年龄50.8±5.9岁更年期女性,药师对375例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药物咨询、用药教育等用药管理,协助处置药物不良反应20例,对随访的48例重点患者进行全程监护和评估.结论:更年期患者用药复杂,临床药师参与用药管理提高了药物治疗的正确率、依从性,优化了临床获益.
目的:探讨心内科临床药师在慢病管理工作中的模式及作用.方法:以临床药师为主导的临床医生、护士共同参与的药物治疗团队对96例心内科患者进行慢病管理工作.慢病管理的工作包括住院期间的慢病管理及出院后的随访.入、出院时分别对患者进行了用药知识评估,四组评价指标为: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结果:对比入院时,患者出院时对用药知识的了解明显改善,四组指标P=0.000.疾病越多、年龄越大对药物的
药师走向临床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是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药师的工作不再仅仅是分发药品,而是面向临床,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如开展药学监护、提供用药教育、参加会诊和疑难危重症患者的病例讨论.而对临床药师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参加会诊,对具体患者的药物治疗给出意见.本文将笔者参与三例骨关节感染病例的会诊实践加以总结.药师参加了获知药敏情况下的三例关节感染患者的会诊,既有阳性菌、阴性菌,还有一例关节真菌感
目的:介绍和总结医院抗凝专业临床药师与临床医生共同开展抗凝门诊的工作模式和体会.方法:就医院抗凝门诊人员组成、工作流程及内容、效果进行评述和分析.结果:药师参与的抗凝门诊在提高患者抗凝治疗的达标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结论:药师通过参与抗凝门诊,保障了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有效,体现了药师的专业价值,值得推广.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限制性心肌病心衰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了心内科1例限制性心肌病的药物治疗,并对该病例进行分析与干预.结果:限制性心肌病、右心衰、重度水肿合并低钠、低钾、低蛋白的患者,利尿剂托伐普坦对血钾影响小、具有保钠作用,是优选药物.且低钾血症不推荐使用呋塞米;保钾制剂不应重复使用;患者白蛋白低,阿托伐他汀的蛋白结合率>98%,增加药物的肝肾毒性的不良反应,可能不易做为他汀
本文介绍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在合理用药管理上的信息化建设,同时为加强合理用药,专门由医教部牵头,医疗科、药剂科、质控科、质管办、卫生经济科等多部门共同组成合理用药监控中心,自主研发了“合理用药管理监测系统”,同时在全国首推“医师合理用药个人计分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合理用药个体的精确管控。
由于依从性问题研究的特殊性,伦理上不能有意使患者延误或漏服药物,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故难以开展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另外,由于难以准确收集患者的依从性相关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亦有困难。而建模与模拟技术,可根据已知的药物剂量、体内的药物浓度以及药物效应的定量关系,模拟各类不依从性场景,考察其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合理地制定补救给药方案,最大程度地弥补由于晚服或漏服药带来的危害。因此,模型和仿真技术在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