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内容.自2007年以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9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培训工作获得国家图书馆“馆长特别奖”;2014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国家图书馆“创新奖”.
其他文献
文化景观本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最初是为了与自然景观相区分而提出的[1].随着对文化遗产内涵和价值认识的逐步深化,人们开始认识到“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的独特价值,进而提出了“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将其视作文化遗产领域的一个特殊类型[2].“文化景观遗产”这一概念提出之后,引起了博物馆学界的关注.2016年更是将当年的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直接设置为“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在这种背景下,博物馆有必要
当今,艺术产业创新呈现加速、跨界、融合态势,仅研究特定的主体、行为、关系和要素,都不能反映其系统性、整体性状况,也难以应对其融合、协同问题,因而需要引入产业创新系统研究.基于艺术产业特征分析,结合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本文构建了艺术产业创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该模型由环境系统、动力系统、政策系统、服务系统、知识和技术系统构成.在理想状态下,受环境系统的影响和动力系统的驱动,政策系统发挥支持、引导、保障和规
会议
会议
2003年,国家图书馆文献修复组建立起“古籍修复档案管理系统”.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都输人该系统之中。其中包括书目数据;文献外观描述;破损位置、破损原因;修复历史、修复方式的选择;修复责任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输人系统的所有数据,都可作为检索点进行检索,在“古籍修复档案管理系统”中已经设有100多个检索点,可以查询文献修复的所有细节。其中,文献修复前外观、破损的特征和位置、破损程度等均制作有影像
文献修复外包服务,在国外已推行已久,并因服务供应质量高,市场竞争激烈,推动了这一行业的发展,在国外已有一套规范及守则,以下的报告均引用本地七年前的成功例子,当中也不乏最新案例,介绍如何厘定外包服务的标准、范围、要求及监管.在策划当中,有很多值得考虑及注意之处,也有为人忽略的地方.外包服务确实有不少好处,能大大提升效率,但要管理完善,方向及标准订定明确,最终才能避免对文物不必要的破坏和损伤.
2007年以来,在文化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帮助、指导和支持下,在云南省文化厅的正确领导下,云南省图书馆暨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云南省政府有关意见精神,充分发挥省级古籍保护中心的作用,指导全省积极开展古籍保护工作.在吉籍修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2009年被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命名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2014年被命名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云南传习所”.在此,要
山东省图书馆在近年的修复项目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自主型”“合作型”修复项目运作管理模式,本文就这两种模式的特点、优缺点、先决条件进行阐述.对修复项目运行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和项目开展所带来的深远意义和影响进行说明.
本文介绍了自2008年以来,新疆古籍保护中心的工作,尤其侧重中山大学举办的修复研修班对少数民族古籍修复工作的推动.
江户东京博物馆于1993年开馆,是东京都成立的第一家博物馆,也是日本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介绍有关城市史的博物馆.一直以来,日本的博物馆重视美术品和古代文书的收藏和研究,并对其进行征集和展览.然而,江户东京博物馆却积极征集一直被忽视的生活日常用品、民俗资料等实物和史料.这些实物和史料不仅见证了从江户到东京的变迁,也是当时日本社会的缩影.通过多种方式的征集,博物馆如今已经极具规模。其中三大收藏应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