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茎型优质牧草“青海扁茎早熟禾”的驯化选育

来源 :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NDZDYWND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L.var.ancepsGaud.Cv.Qinghai),于2004年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是高寒地区驯化选育的一个抗寒、耐早、适应性强,草皮形成快合保水固土能力强,及饲用价值较高的优良野生栽培草种。适宜在海拔2000~4100 m,年降水量400ran2左右的高寒地区种植。其花期干草产量为3679.3kg/hm2,成熟期种子产量为343 kg/hm2.
其他文献
苜蓿是一种重要的豆科牧草,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广泛应用在苜蓿亲缘关系和遗传规律研究、基因突变、遗传多样性检测、基因定位、基因克隆、遗传连锁图谱的绘制、种质鉴定、种质渐渗和基因转移、抗性育种等方面。本文主要对分子标记在苜蓿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和前景进行了综述。
应用RAPD分子标记对9个不同苜蓿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9个品种10条引物共扩增出96个位点,平均每条引物扩增9.6条带,变幅在7~13之间。平均多态位点数为64.22,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6.90%。Nei指数比Shannon指数计算的遗传多样性低,但由两个指数估算的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分化比例十分接近,分别为10.15%和10.63%。就各个品种而言:黄花苜蓿2号表现出高的多态位点
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种子产量低一直是困扰生产应用的重大课题。在多年研究工作基础上,采用多次回交转育法,改良现有苜蓿雄性不育系Ms-4。回交转育一般需要4-5代的分离和选择,主要性状才可稳定。早代选择可以较早地把不利于继续回交的材料淘汰掉,以便集中精力对性状好的材料继续选育。本研究采用细胞形态学方法,分析了回交早代雄性不育株雌蕊育性及与原不育系的差异。在回交一代中得到24株雄性不育植株,其中BCl
分子标记和遗传图谱已大量应用于我国主要作物的育种和遗传研究,苜蓿育种和遗传研究中应用的需求迫切。一年生苜蓿在我国农业中有较大应用潜力,同时,在蒺藜苜蓿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推动下,一年生苜蓿的应用将会受到重视。国际蒺藜苜蓿基因组研究计划已经在其蒺藜苜蓿基因组公共数据库(TIGR MedicagoGenes Index)中收录了226923条EST序列。从大豆和蒺藜苜蓿ESTs序列中开发EST-SS
本文对江苏沿海的地理条件、沿海农区牧草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描述,同时针对沿海地区滩涂面积富裕的特点,从农村产业结构、种草养畜、牧草的市场经济价值以及沿海开放型牧草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阐述;充分说明:在江苏沿海地区充分发挥地域特点,利用滩涂发展牧草种植业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畜牧业良性循环、提高滩涂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加速沿海农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明智之举。
草类作物繁殖特性研究对于草种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是转基因牧草生物安全防范的需要。本文全面回顾了草作物开花诱导和花期调控、传粉和受精、无融合生殖、种子落粒和裂荚、种子休眠等方面的(分子)遗传和改良研究进展,重点论述草类作物生殖发育过程的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机理,特别是DNA技术在繁殖特性相关基因定位中的最新应用。文中最后就我国草类作物繁殖特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为了了解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沙质草地的影响,我们于1992~2007年在科尔沁沙地开展了草地放牧和封育试验,分析研究了人类放牧活动和降水、气温变化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持续过度放牧对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可产生严重危害,中度和轻度放牧可使原退化草地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样性趋于恢复:2)在过度放牧条件下,草地多年生植物多样性,禾本科和藜科植物多样性明显降低,菊科植物多样性增
苜蓿属植物(Medicago spp.)花部特征的遗传变异是影响蜜蜂访花的重要因素,其遗传多样性研究对于揭示苜蓿繁殖机理、选育优良种质以提高苜蓿种子结实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观察研究了9个苜蓿属植物的一级分枝数、花萼直径、花冠长度、每个花序轴的小花数和每个小花的花粉数,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苜蓿属植物之间各个花部特征存在差异显著(P
盐胁迫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过高的Na+浓度引起离子毒害、渗透胁迫和K+/Na+比率失调使植物新陈代谢紊乱,从而对植物造成伤害。植物抵御盐胁迫的有效策略之一是:通过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将细胞质中过多的Na+区域化在液泡内,以减轻过量Na+对细胞质的伤害,同时维持细胞的渗透势,从而提高植物的耐盐抗旱性。从极端干旱环境中生存的荒漠植物中分离、鉴定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可
以来自云南的紫花苜蓿野生种德钦苜蓿为亲本之一,与5个国外弓}进紫花苜蓿栽培种以及1个云南紫花苜蓿逸散种AC-3进行了正、反交。采用PCR-RFLP技术,对亲本及杂交种增强结瘤的苹果酸脱氢酶基因(neMDH)CDS序列单核苷酸变异位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368bp的序列长度范围内,共有4个点突变发生,140bp处的点突变与决定各杂交组合耐酸性表现的产量、生长势、生理等性状之间没有极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