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中白介素1α和肿瘤抑制蛋白p53的表达和开窗减压术疗效的关系

来源 :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86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评估了开窗减压术在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中的疗效,并探讨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中白介素1α(interleukin 1 a,IL-1a)与肿瘤抑制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的表达及其与开窗术疗效的关系. 研究方法:筛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开窗减压术并完成二期刮治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共将48例病人纳入研究,按开窗减压术疗效分为三组:显效组20例,有效组10例,无效组18例.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本研究表明,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开窗减压术疗效与发病部位(P<.001)和肿瘤大小(P=.01)密切相关.免疫组化表明IL-1α在显效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有效组和无效组(P=.03);TP53在显效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有效组和无效组(P=.02). 研究结论:(1)开窗减压术是一种有效治疗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手术方法.(2)IL-1α 及TP53与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开窗减压术疗效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游离微血管组织移植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研究方法:收集本科室近一年以来带蒂游离皮瓣,对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术后皮瓣成活率较高,但术后常见较多的并发症,如腓骨瓣术后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部分功能丧失(大趾背屈无力)、腓神经受损、植皮无法成活;股前外侧皮瓣术后伤口感染;前臂皮瓣术后出现供区外观、神经损伤;髂骨瓣术后出现腹疝等。 研究结论:术前、术中进行正确的评估,术后给予积极干预
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开窗减压术在大型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和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极其预后. 研究方法:32例下颌骨角化囊性瘤患者,29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患者,肿瘤大小均大于3cm,首次手术均采用开窗减压术,若开窗有效则进行二期刮治术,若开窗无效,根据不同情况采用肿瘤扩大切除或下颌骨部分切除术;随访时间均位5年以上,比较开窗减压术对两种不同囊性病变的效果及预后差异. 研究结果:角化囊性瘤
研究目的:研究人远端上游原件结合蛋白(FUBP1)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FUBP1在TSCC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UBP1在收集的90例TSCC 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qRT-PCR 及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16 对TSCC 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FUBP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
研究目的:确定FMNL3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组织中的表达和作用,并探讨其与舌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 研究方法:通过免疫组化(90 对癌和邻近正常组织),qRTPCR(20 对)和蛋白质印迹(16 对)用于研究FMNL3在TSCC 组织及其邻近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基于对93例舌癌患者临床资料,进一步评估FMNL3 过表达与各种临床病理参数和患者存活之间的关系.我们应用SCC25和UM1 细胞
研究目的:探讨HSP90B1在TSCC 中的表达及HSP90B1表达与舌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研究方法:用蛋白质组学鉴定与TSCC 发生相关的蛋白质.我们通过蛋白质印迹和qPCR在TSCC组织和相应的邻近正常组织中检测到蛋白质HSP90B1的表达.基于93例TSCC 患者的生存数据,我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SCC 组织中HSP90B1 蛋白的表达,并确定TSCC 存活率与临床病理特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明NIT2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组织中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NIT2表达与TSCC 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研究方法:通过蛋白质组学筛选与TSCC 发展相关的蛋白质.我们应用Western blot和qPCR 探讨蛋白质NIT2在TSCC 组织及相应的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我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了93例TSCC 组织中NIT2的表达,并结合随访的临床数据来确定TSCC 存活
研究目的:对颏下动脉动脉穿支皮瓣的术中解剖进行详尽的观察,对相关解剖区域的血管、神经及淋巴结解剖定位与相关参数进行测量、统计及分析,为快速安全的皮瓣制取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通过对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临床应用于口腔癌术后缺损修复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以确定临床应用该皮瓣的最佳适应证. 研究方法:1,术中观察颏下动脉起始解剖部位、标志及走行;颏下动脉穿支发出的解剖部位及标志;颏下静脉等回流静脉及最
研究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常用穿支皮瓣应用的特点与价值,分析各类穿支皮瓣的优缺点,为如何"量体裁衣"选择皮瓣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回顾近4年来作者应用成熟的穿支皮瓣技术完成的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缺损修复的各类穿支皮瓣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其在口腔颌面外科应用中的特点与规律. 研究结果:累计完成各类穿支皮瓣336 块,其中旋股外侧动脉血管体穿支皮瓣226 块(单瓣179块,分叶瓣21 块,嵌合瓣26 块
研究目的:探讨下颌骨牙源性纤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研究方法:分析1例下颌骨牙源性纤维瘤病例并进行文献回顾。 研究结果:患者X 线片表现为右下颌骨囊性变,47 截根状吸收,经手术治疗后治愈,术后病理报告提示牙源性纤维瘤。 研究结论:牙源性纤维瘤应与成釉细胞瘤和牙源性黏液瘤相鉴别,单纯刮除手术通常能够治愈。
研究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在下颌骨切除同期腓骨瓣修复术中的应用 研究方法:8例 因下颌骨病变需行上领骨切除并同期腓骨瓣修复的患者,术前下颌骨行螺旋CT扫描,应用C A D\ C AM 技术及镜像技术重建出患者下颌骨骨模型及腓骨模型,并在模型上预弯制好钛板;术中根据术前设计行下颌骨病灶的切除及塑形排骨。 研究结果:8例患者术后腓骨瓣完全成活,并与下颌骨达到正常的位置关系,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