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金属支架的置入减少了机械扩张后的急性血管闭塞和再狭窄的机会,近期疗效显著,但金属支架具有血栓源性,再狭窄率仍较高,远期疗效不理想。本文就冠状动脉内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机 构】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 2100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金属支架的置入减少了机械扩张后的急性血管闭塞和再狭窄的机会,近期疗效显著,但金属支架具有血栓源性,再狭窄率仍较高,远期疗效不理想。本文就冠状动脉内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无创伤的缩小咬肌即射频咬肌消融咬肌肥大缩小瘦脸术。方法;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应用美国产爱尔曼射频手术机器治疗32例双侧咬肌肥大患者,手术在局麻下进行,输出能量在切凝状待60W,自我设计的射频电极咬肌内多点治疗,每一点控制在5-10秒。结果:术后观察2月致1年,有1早期病例效果不明显.术后3月后二次射频治疗后效果改善,其余效果良好,面下1/3宽大得到改善,双侧咬肌缩小明
21世纪以来,韩国医生率先应用美国的射频治疗机对腓肠肌实施射频消融术,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院近一段时间也采用了美国Ellman公司的射频治疗机对腓肠肌实施治疗,探求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稳定的小腿减肥的方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于冠状动脉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导致管腔严重狭窄或闭塞引起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发现CD40-CD40L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并在ACS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阻断CD40-CD40L相互作用,为在ACS防治上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研究表明CD40-CD40L相互作用通过激活免疫炎症反应、促进血栓形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
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是发生心源性碎死的主要原因,植入性自动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具有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电转复、高能电除颇、储存信息等功能,可植入人体,能够自动识别室性心律失常,并能在数秒内给予准确治疗,是目前治疗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预防心脏性碎死的最有效的方法。本科于2008年3月对1例持续性室速经药物、电复律、射频消融等方法均不能控制的患者行I
起搏器被大量应用于临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快速心律失常(ICD),某些类型的晕厥,晚期心力衰竭及心肌病(CRT)等,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但在的基层医院,该项技术尚属起步阶段,为更好地惠及基层患者,本文介绍了本院开展永久起搏器植入术11例的过程,结果表明,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未发生并发症,是可行的。
本文介绍了一例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半年出现心律变化患者的临床表现,浅谈了房颤消融治疗经过和消融术后的随访结果。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术后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例患者均为快慢综合征永久起搏器术后为持续性房颤,均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左房构建,并与CT左房图形融合,在CT壳上行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对消融线上逐点进行消融直至肺静脉电位消失,如房颤未终止则进行附加径线消融、电复律等。结果: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转为窦性心律,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介入治疗是近年来逐渐成熟的方法。这种方法安全有效,创伤小,国内外已广泛开展。与外科手术一样,对伴有严重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dery hypertension,PAH)的先心病的患者,介入治疗仍有一定限制。本文就本院收治的几例患者临床治疗的结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冠脉内超声指导下使用药物涂层支架(DES)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效果。方法:43例45处再狭窄病变。冠脉造影(CAG)证实后,用冠脉内超声导管显像检查再狭窄病变处,并指导选用适当大小及长度DES支架再植入,然后再行冠脉内超声检查,对扩张不满意者行后扩张。结果:超声检查示原支架植入时有扩张不充分(38[%])及支架贴壁不良(24[%])。 再植入DES释放压力为13±5 atm,行后扩张占73
目的:评价经挠动脉途径行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从2002年8月至2008年3月共对213例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经桡动脉途径120例,股动脉途径93例。结果:两种途径患者临床及冠脉造影特征具有可比性。血管穿刺时间桡动脉为(3.8±13.5)分钟,股动脉为(3.6±13.1)分钟(P>0.05)。导管室内再灌注时间挠动脉组为(22±1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