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电熔莫来石粉为原料,分别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松香皂作为发泡剂,采用泡沫注凝法和无压烧结工艺制备出了莫来石多孔陶瓷.结合扫描电镜(SEM)观察及性能测试结果,探究了发泡剂种类与发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对莫来石多孔陶瓷的体积密度、气孔率、抗压强度、热导率及微观组织和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发泡剂种类及浓度对莫来石多孔陶瓷的气孔结构及性能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松香皂相比,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发泡性能较好:
【机 构】
: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 清华大学,北京10008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电熔莫来石粉为原料,分别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松香皂作为发泡剂,采用泡沫注凝法和无压烧结工艺制备出了莫来石多孔陶瓷.结合扫描电镜(SEM)观察及性能测试结果,探究了发泡剂种类与发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对莫来石多孔陶瓷的体积密度、气孔率、抗压强度、热导率及微观组织和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发泡剂种类及浓度对莫来石多孔陶瓷的气孔结构及性能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松香皂相比,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发泡性能较好:随着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的增加,莫来石多孔陶瓷的总气孔率呈上升趋势,孔壁逐渐变薄,热导率及抗压强度均呈降低趋势.所制备的莫来石复相多孔陶瓷的体积密度为0.24~0.57g/cm3,气孔率为89.13%~92.85%,抗压强度为0.51~1.54MPa,热导率为0.06~0.17W/(m·K).
其他文献
采用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锶掺杂量的La1-xSrxCoO3-δ(x=0.1~0.7)导电陶瓷,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探索了LSCO粉体在银基环保型电接触材料中的应用,制备出新型的Ag/LSCO环保型电接触材料.相对于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SCO粉体形貌规则,粒径细小(50nm左右),电导率良好(103 S·cm-1数量级),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能在700~950℃温度范围内发生分
通过低温固相法制备了纳米CoC2O4·2H2O,以之为催化剂前驱体和模板剂,杂化酚醛树脂,经原位催化石墨化制备洋葱碳和碳纳米管.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不同温度处理后的纳米CoC2O4·2H2O杂化酚醛树的组成、物相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优化了碳纳米结构生成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纳米CoC2O4·2H2O可均匀分散于酚醛树脂中;
采用人工气候室,研究不同环境温度对半导体硅橡胶导电性能的影响;由于半导体硅橡胶涂层在通电时表面温度升高,设计试验研究了半导体硅橡胶通电时表面温度与其导电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半导体硅橡胶的导电性增强;随着涂层表面温度的升高,涂层导电能力逐渐减弱(PTC效应),随着涂层温度升高,涂层电阻增大.
制各了4种气孔孔径分布不同的刚玉质浇注料,对浇注料的显气孔率、气孔孔径分布和在不同温度(600℃和1000℃)下的热导率进行了测试,采用Maxwell模型对浇注料的热导率进行了预测,分析发现预测值与实验值有较大的偏差.利用微孔孔容百分数对Maxwell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热导率与显气孔率和气孔孔径分布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修正后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显示了良好的
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臼齿是一种由羟基磷灰石和胶原蛋白组成的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其增强相羟基磷灰石平行于齿的表面以层状的形式排列.观察也显示这些羟基磷灰石层又是由许多长而薄的羟基磷灰石片所组成,这些羟基磷灰石片也平行排列,且其尺寸在微纳米的尺度.基于在臼齿中观察到的羟基磷灰石片平行微纳米结构,建立微纳米结构模型,研究了其最大拔出能.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片长而薄的形状以及平行排列的方式增加了其最大拔出能,进而
以金属Si粉和SiO2微粉为反应原料,在真空感应炉中高纯氮气1600℃保温2h条件下,不同Si/SiO2比(1.5∶1∶2∶1;2.5∶1;3∶1)合成了Si2N2O,利用XRD、SEM和EDS等手段对合成产物的相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i/SiO2比为3∶1时可以合成高纯的微米级的片状和板状Si2N2O,此时产物中Si2N2O原子比非常接近于理论原子比.
以电熔白刚玉、炭黑、石墨以及金属Al、Si粉为原料,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经搅拌均匀后成型,在1000℃、1200℃和1400℃×3h埋碳热处理后,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试样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00℃热处理后,试样中金属Al消失,反应生成了Al4C3、AlN和Al2O3,而Si并没有发生反应;经1200℃热处理后,Si开始反应生成Si3N4和晶须状SiC,且晶须相互
以铁合金厂铝钛渣为主要原料制备钛酸铝材料,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固相反应制备钛酸铝材料常温性能、分解率、微观结构以及材料中主晶相钛酸铝晶胞常数和晶胞体积的影响.用XRD法和SEM法对烧后试样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利用X pert plus软件对试样中钛酸铝相的晶格常数、晶胞体积、分解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铁合金厂铝钛渣与锐钛矿型钛白粉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可以制备出以钛酸铝为主晶相的钛酸铝材料.随着
研究了3种氮化物添加剂Si3N4、 TiN、Si2N2O的加入量对Al2O3-SiC-C烧后试样的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渣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化物加入量的增加,耐压强度逐渐增大,但抗折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空气中1450℃×3h氧化处理后,试样脱碳层面积大小为:TiN>空白样>Si3N4>Si2N2O,Si2N2O抗氧化性能最佳;氮化物的加入可以提高Al2O3-SiC-C试样的抗渣侵蚀性
在超低水泥高铝浇注料中引入0~9%的Si粉,浇注成形,分别在空气、埋炭和氮气下高温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后试样的高温抗折强度、物相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Si粉在空气中热处理时原位反应形成了莫来石,埋炭时形成了纤维状的SiC,氮气下则生成了Si2N2O.这些原位结合相的形成改善了浇注料基质的显微结构,显著提高了材料在1300℃时的高温抗折强度,尤以氮化热处理对强度的改善最为显著.在本工作条件下,Si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