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托槽隐形矫治力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传感器芯片对不同移位设计量、不同移位方式的隐形矫治器所产生的矫治力进行测量,探讨移位设计量、移位方式对隐形矫治力及其衰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使用0.75mm厚度的Duran热压膜材料分别制作右上中切牙三种舌向倾斜移位量(0.20mm、0.25mm、0.30mm)和三种舌向整体移位量(0.20mm、0.25mm、0.30mm)的矫治器,并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测力系统测量右上中切牙受到的隐形矫治力,并观察其在2w内的衰减情况。结果随着矫治器右上中切牙舌向倾斜移位量和舌向整体移位量的增加,矫治器施加给目标牙的舌向分力、伸长分力、冠舌向转矩分别增大。舌向整体移位组矫治器对目标牙所产生的冠舌向转矩与相同移位量舌向倾斜移位组无显著性差异。在测量的初始第1天内矫治力衰减迅速,之后继续缓慢衰减,在测量的第3天-6天左右达到平台期。相比0.20mm、0.30mm的移位量设计,舌向倾斜移位和舌向整体移位0.25mm的矫治器释放的矫治力衰减速度较慢。结论牙齿移位量是影响隐形矫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舌向整体移动不易实现,临床应用需设计相应的附件或Power Ridge配合矫治。在体外水浴和应力状态下,隐形矫治器所产生的矫治力存在较快速度的衰减,患者在佩戴每副矫治器的最初7天应尽量全天佩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或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6—2019-04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术治疗的40例小腿或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结果
目的研究氟脱氧葡萄糖F18(18F-FDG)PET/CT与增强CT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价值及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的影响。方法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社会工作要抓住时机,积极融入到战略中来,提出了发展健康社会工作的新要求。医务社会工作对实现健康社会工作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