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介绍了微型车40CrH曲轴锻造余热退火工艺开发过程,对锻造余热退火和普通正火处理曲轴的硬度、金相组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曲轴锻件采用锻造余热退火代替正火,组织与硬度相当,调质后组织与性能无差异.采用锻造余热退火工艺节约了正火加热用电,加快了物流速度,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机 构】
:
东风锻造有限公司研发部,湖北 十堰 44201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微型车40CrH曲轴锻造余热退火工艺开发过程,对锻造余热退火和普通正火处理曲轴的硬度、金相组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曲轴锻件采用锻造余热退火代替正火,组织与硬度相当,调质后组织与性能无差异.采用锻造余热退火工艺节约了正火加热用电,加快了物流速度,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其他文献
粉末冶金烧结的铁-铬合金固态电解质燃料电池(SOFC)的金属连接板interconnector,其-体成型的特性,可节省制造加工的费用,并有好的抗氧化和热膨胀系数与电解质匹配的优点。但其高温抗氧化能力,由於孔隙率的表面积的增加,较正常的板片差.因此本研究将用不同的烧结条件和各种不同的杂质含量探讨烧结FeCr合金粉末的抗氧化情形。实验用旋转电极法,选择适当的制程参数,作出100到150毫米FeCr台
针对雾化过程经常中断的情况,本文通过对雾化过程中喷嘴中轴气流场中轴压力分布的测量和分析,提出了气流正撞分流模型,对喷嘴系统进行改进,在气流锥体内补气并将导液管装入喷嘴,稳定了雾化过程,避免雾化中断,提高了雾化制粉效率.
本文研究高能球磨制备Nb-Al合金的工艺,球磨务件对合金组织结构的影响,探索在高能球磨过程中Nb-Al合金化机理。结果表明,通过高能球磨所形成的是Al在Nb中的固溶合金,固溶度与球磨转速和球磨时间成正比,并发现选用硬脂酸作为添加剂有利于Nb-Al机械合金化,可获得纯的Nb-Al固溶合金.高能球磨的同时也细化了粉末颗粒.分析发现,Nb-Al固溶合金是通过粉末之间的冷焊及扩散形成的,高能球磨具有扩散温
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切屑大理石和花岗岩的Cu-Fe基金刚石复合材料锯片刀头,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计算分析及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拉曼光谱仪试验分析判断烧结刀头中金刚石的石墨化程度.结果表明:1093K,13MPa真空烧结刀头中的金刚石在热力学上不稳定,金刚石-石墨相变可以自发进行;但在动力学上是稳定的,金刚石石墨化概率可忽略不计。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验证了实验中金刚石没有发生石墨化
以Fe-0.5%Mo预合金钢粉为基础粉末,加入1.5%Cu和0.6%石墨,并添加不同含量的Cr元素,在600MPa压力下模压后于1180℃烧结60min,测定了烧结合金的硬度和拉伸性能,并进行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和拉伸断口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的密度随Cr含量的增加而降低。Cr含量的增加可使烧结合金的组织中出现贝氏体和马氏体等高强相,因此随Cr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硬度增加,强度先增加后降低.Cr含量为
本研究应用精整制程来提升粉末冶金烧结合金钢的表面密度,实验所采用的合金钢粉成份有铁-1.8铜-0.8碳(FC0208)及铁-1.5铜-4.0镍-0.5钼-0.3碳(FD0405)两种,用以探讨不同合金参数烧结合金钢经精整处理後之机械性质及耐磨耗性能的影响。粉末冶金成形胚体经1120℃、30分锺烧结,以裂解氨为保护氮氛。此两种合金钢烧结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金相组织,其中FC0208的基地组织主要是由波
对比研究了铸锻、喷射成形、粉末冶金三种成形工艺制备的T15高速钢铣刀组织和铣削性能,结果表明:锻造前,铸锭的碳化物组织最为粗大,碳化物偏析最为严重,粉末冶金碳化物组织最为细小均匀,喷射成形锭坯的碳化物组织介于两者之问,更接近于粉末冶金工艺,锻造后,铸锻工艺和喷射成形工艺制备的T15高速钢铣刀的碳化物组织较为接近,碳化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破碎,都主要有两种碳化物相.三种工艺制备的T15铣刀,经过相同的
粉末合金钢之抗拉强度通常和冲击韧性成反比,因此要制备同时兼具高强度与高轫性的粉末合金钢相当不易。本研究详细探讨铬、钼、镍等合金元素对冲击韧性之影响,结果显示钼会降低粉末合金钢之韧性,而铬和镍则会增加韧性。除了探讨单一合金元素之效应之外,本研究中也深入探计在合金钢中含有上述两种合金元素时合金元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冲击韧性之影响,结果显示在含镍粉末合金钢中添加铬将使烧结颈部的显微组织主要为高强韧性的富镍麻
采用惰性气体雾化法制备Fe-1.1Ni-0.5Mo-0.5Cr预合金粉末,再向预合金粉末中添加1.5%的Cu粉和0.6%的C粉(均为质量分数)以及还原铁粉,混合后在600MPa压力下模压,在1180℃烧结1h.烧结合金经180℃/1h回火处理后,进行密度、硬度、拉伸力学性能检测以及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添加还原铁粉后,合金的密度和强度大幅度提高.金相组织主要为回火马氏体组织,并随还原铁粉添加量的
本文介绍了V型锥流量计产生的背景,它的工作原理、特点,对它的可靠性、稳定性进行了剖析,同时将V内锥流量计与孔板流量计进行了比较,展望了它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