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简要论述了通过水热-溶剂热反应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和聚乙二醇单甲基醚(PEGME)修饰到SnO纳米粒子表面,制备出一系列新型的聚合物纳米杂化材料。
【机 构】
:
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市分子催化与新材料实验室,上海,20043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简要论述了通过水热-溶剂热反应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和聚乙二醇单甲基醚(PEGME)修饰到SnO<,2>纳米粒子表面,制备出一系列新型的聚合物纳米杂化材料。
其他文献
中亚造山带处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关于其最终闭合的位置及时代一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古亚洲洋最终沿索伦缝合带闭合这一点已经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可,但华北克拉通北缘与西伯利亚克拉通南侧增生陆缘的碰撞发生的时间尚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二者在晚泥盆世已经闭合,并于中二叠世就已经进入后碰撞环境.其余学者认为二者碰撞并最终闭合发生在晚二叠世至三叠纪初期.笔者在敖汉旗地区发现一套晚二叠世花岗岩,其成因及
赤峰地区地处华北板块北缘及早古生代岛弧增生褶皱带,受古亚洲洋俯冲及造山作用影响,沿华北板块北缘出露一系列东西向火山-沉积岩、侵入岩等,对研究华北板块北缘及古亚洲洋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邵济安,1991;张栓宏等,2010;赵越等,2010).1∶20万区调工作将区内侵入岩主要划归侏罗纪-白垩纪,随着同位素测试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程度的深入,近年来发现了较多的晚古生代岩浆岩,但部分岩体还缺少精确的同位素
西拉木伦缝合带作为华北地台与西伯利亚板块最终的碰撞缝合位置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研究大多集中在缝合带内部、内蒙古中部地区以及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地区,而对于华北地台北缘增生带的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对增生带内二长花岗岩岩体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年代学进行研究,以期对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最终缝合带的位置以及碰撞缝合的时间加以限定.
西昆仑铁克里克地块作为塔里木克拉通南缘隆起带,其出露最老岩层为赫罗斯坦岩群,由一套麻粒岩、片麻岩为主的变质岩石组成,是研究塔里木克拉通早前寒武基底形成和演化的关键地段(张传林,2012;郭新成,2013;朱彦菲,2015).本次对区内麻粒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Hf同位素分析,为揭示塔里木前寒武纪基底形成和演化提供新的证据.
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是中国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国内外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殷鸿福等,1997;莫宣学等,2007).受古特提斯洋演化的影响,东昆仑造山带发育巨量与俯冲-碰撞相关的岩浆活动.近年来,前人对东昆仑古特提斯域岩浆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构造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熊富浩等,2011a,2011b;李瑞保,2012;李碧乐等,2012;陈国超
西天山作为中亚造山带(CAOB)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有关西天山构造演化问题存在较大的争议.特别有关石炭纪-二叠纪伊什基里克和阿吾拉勒地区所处的构造背景和不同构造时段形成的时间界限存在较大的争议(高俊等,2006,2009;Gaoetal.2009;Xiaoetal.2008,2010;Tang et al.2014;陈文根等,2015).沿伊利板块南北缘广泛发育着石炭纪-二叠纪的火山岩(龙灵利
东昆仑造山带是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塔里木地块南部,其间分布着多条蛇绿混杂岩带,是特提斯洋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地质记录(刘彬等,2013).康西瓦-苏巴什-鲸鱼湖混杂岩带作为昆仑造山带的一条重要的混杂岩带,通常被认是为古特提斯洋的残存带,其形成环境及时限一直受到地质界的密切关注.最近在该带新识别出一套蛇绿岩,通过对其主要组成成分辉长岩和枕状玄武岩进行详细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发现
湘东北连云山地区位于钦杭结合带中段,下扬子陆块江南古岛弧北缘,长平大断裂南东侧.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连云山杂岩、新元古界冷家溪群和中新生界白垩系-古近系,古元古界连云山杂岩为结晶变质岩系,新元古界冷家溪群为一套浅变质岩系,中新生界白垩系-古近系岩性为紫红色厚层块状砾岩夹砂砾岩.区内总体呈一不完整的单斜构造,主要断裂为北东向长平大断裂,长平大断裂为一区域性的拆离走滑断裂带.
LiTiO因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只发生微小的膨胀收缩,而被称为零应变材料,在长寿命、高功率储能设备电极材料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微波加热是整体加热,可避免聚合物的表面炭化。因其升温速率快,缩短了合成时间,是简单而节能的合成方法。本文将微波合成用于电极活性材料LiTiO的制备,并考察其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具有小型、轻量、容量大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价格主要由正极材料决定,目前使用的正极材料主要有LiCoO,LiNiO,LiMnO等,但LiCoO有一定的毒性,且钴资源有限,LiNiO不易制备,LiMnO存在容量容易衰减的缺点,为此迫切需要开发出环境友好,原料资源丰富,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1997年,美国的A.K.Padh报道Li能在LiMPO(M=Fe,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