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电压强度直流电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的麻醉效应

来源 :中国工程院第77场工程科技论坛·2008水产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置5个不同电压强度的直流电(15V、20V、25V、30V、35V),研究直流电对西伯利亚鲟幼鱼行为学特性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幼鱼电麻醉阶段可分为部分失去平衡期、完全失去平衡期、完全麻醉期和鳃动停止期等4个时期.随着电压升高,麻醉与恢复时间逐渐缩短.西伯利亚鲟到达完全麻醉期时间在15V、20V、25V、35V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在30V与35V电压时分别仅为97.0s和68.8s,而恢复时间为0s.随着电压强度增大,麻醉组总蛋白与白蛋白浓度逐渐升高,35V组总蛋白浓度显著高于15V组与20V组.对照组血糖浓度为(2.21±0.30)mmol/L,各麻醉组的浓度高于对照组.尿素浓度在15V组最低,35V组最高.谷丙转氨酶与乳酸脱氢酶相对稳定,对照组与各麻醉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35V组碱性磷酸酶浓度显著高于0V组与15V组.从行为学特性、麻醉时间与血液生化指标分析,电麻醉是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可以广泛推广应用,西伯利亚鲟适宜电麻醉强度为25~30V.
其他文献
对秘鲁鱿鱼肌原纤维在不同条件下Ca2+-ATPase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秘鲁鱿鱼肌原纤维Ca2+-ATPase稳定性较好,其Ca2+-ATPase活性随保温时间、保温温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温度高于35℃时,Ca2+-ATPase活性急剧下降;秘鲁鱿鱼肌原纤维Ca2+-ATPase稳定性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添加Ca2+能抑制秘鲁鱿鱼肌原纤维Ca2+-ATPase
鲐鱼是我国东、黄海海域重要的经济鱼类.1997年以来,其年产量出现波动并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迫切需要对鲐鱼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和管理.本研究运用基于贝叶斯原理的剩余产量模型,对东、黄海鲐鱼资源进行评估,并对其管理策略进行风险分析.首先根据已有的信息确定了剩余产量模型参数的先验分布,运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算法估算了剩余产量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评估了1998-2006年鲐鱼资源量.然后以收获率为管理策略,
简述我国海水养殖蟹类研究和生产领域取得的主要成果。其中包括与苗种规模化生产配套的种蟹培育技术,苗池微生态环境调控技术,以营养强化剂和EM菌替代单细胞藻类的育苗工艺和土池育苗工艺,苗种运输方法和苗种中间培育技术,东南沿海青蟹群体遗传结构和三疣梭子蟹多倍体育种研究。探讨了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苗种生产规模和生产稳定性与产业发展存在差距,种质基础研究和良种选育工作滞后,营养与饲料研究欠缺,产品形
养殖用水和废水净化与回用已经成为我国池塘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人工湿地作为一项强化的生态工程措施能有效处理来自众多领域废水中的悬浮物、BOD、TN、TP及重金属等.本研究首次将人工湿地同池塘养殖结合,通过构建循环水池塘养殖生态工程系统,验证了通风强化人工湿地对养殖用水和废水净化与回用的可行性.连续两年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水力负荷从313mm/d、469mm/d、625mm/d到781mm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iciency of using biofilter for ammonia removal in outdoor shrimp tanks.The experiment 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The first past was an incub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mmo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Ocean(WCPO)has become the most productive tuna fishing ground.At present,many factors are exerting more and more pressures on purse seining ships and enterprises,such a
Fishing activities,species composition,seasonal availability,distributions and importance of mud crab fisheries were studied in Pak Phanang mangroves,Nakhon Si Thamarat,Thailand.The study was conducte
会议
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是我国名贵的鲑科冷水性鱼类,在东北地区分布较为广泛,但对于该鱼的染色体演化及遗传学研究仍未见报道,尤其在染色体进化方面.本研究对来自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流域的细鳞鱼进行了同源染色体制备和观察,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对不同流域的细鳞鱼进行了染色体遗传多态性分析,以求在细胞水平上探讨细鳞鱼染色体数目、核型分类、细胞核DNA含量以及不同流域细鳞鱼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
应用RAPD技术及Cyt b基因序列,分析了长江口及其南部邻近地区大弹涂鱼群体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结果显示这一区域大弹涂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都很高.(1)RAPD分析结果:从10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0个多态性引物,对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浙江舟山定海、福建霞浦群体各20个体进行RAPD分析,3群体分别获得236、270、274条带,共301个有效位点.3群体多态位点比例(P)、Nei基因多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在海水中生长发育,在淡水中产卵繁殖.通过碱不稳定性蛋白结合磷法测定不同年龄中华鲟血清中磷含量,以磷的含量变化反映卵黄蛋白原(VTG)变化情况.实验鱼为人工养殖0.5、1、2、3、4、5、6、8、9、10龄中华鲟和野生成熟中华鲟,共81尾,其中8尾野生雌鱼在人工繁殖前后各取样2~4次,共测97个样本.结果显示低龄中华鲟VTG含量较低,最低值在5龄,含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