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磁细菌应对紫外辐射损伤的机制探讨:来自比较基因组学的证据

来源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in81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辐射由粒子辐射和电磁波辐射组成,其中波长在200nm至400nm之间的电磁波被称为紫外辐射.在臭氧层形成之前,由于缺少对太阳短波电磁波的屏蔽,太古代地球表面紫外辐射较强.然而即使在臭氧层形成之后,一些地质事件,如地球磁场倒转时期,地磁场减弱,太阳风剥蚀大气加强,使得更多紫外辐射到达地表.紫外辐射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物理胁迫因子,一直影响着生命的发展和演化,生命同时也发展出不同的策略来应对增强的紫外辐射.微生物是已知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生命类群,其发展演化已经经历了紫外辐射较强的太古代时期,多次地磁场减弱和地表紫外辐射增强事件,因此,探讨增强紫外辐射对微生物的影响有助于对地球生物演化的认识,并可能为古辐射环境的推断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油气的形成、运移和保存等过程均与温度息息相关,盆地热状态的精准分析能为深水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开发提供科学支撑.近年来,国际上提出了油气聚集的"黄金带"(Golden Zone)模
会议
研究区位于华北地块北缘的燕山褶皱带,由于晚古生代华北地块与蒙古地块的碰撞拼合,华北地块北缘从此进入板内造山阶段(郑亚东等,2000;Davis G A et al.,2002).中生代期间,发
文章分析了中国电力结构不均衡性,认为只有大力发展地热发电才能更好的完善电力结构.同时提出在电力产能过剩矛盾加剧、新的发电项目仍在大干快上的背景下,需要继续坚持电力
会议
来自太阳的极紫外辐射将地球大气电离,距地面100公里以上的空间中最主要的离子成分为O+,这些氧离子部分通过地球极尖区从电离层外流到磁层,并约有10%最终从磁层逃逸,造成了地
晚奥陶世发生了全球大规模冰川事件,冰盖在西冈瓦纳大陆广泛发育(Owen,2000),伴随着气候剧烈变化、海平面大幅波动、碳同位素漂移等事件,还发生了显生宙首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会议
陡山沱组上部的δ13C负异常通常被认为对应于Shuram/Wonokaδ13C负异常,其成因对于理解地球早期碳循环非常重要,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全球同时性的大洋氧化事件导致了原生的沉
吉木萨尔芦草沟组烃源岩中,富含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类,萜烷及甾烷系列化合物。以中相对分子质量(C15-C21)的正构烷烃较多,峰型以前高单峰型和前高双峰型为主,萜烷系列中C30藿烷
地球在新元古代至少经历了两次极端寒冷事件,分别为Sturtian和Marinoan.这一时期海洋冰线到达低纬度地区,引发了"雪球地球"假说.成冰系包括这两期冰期地层及两者之间的非冰期
磁性铁氧化物纳米颗粒(Fe2O3和Fe3O4)是一类生物相容的,可生物降解的无毒性纳米颗粒.在细胞和分子的磁分离,血管成像,药物输送等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磁性铁蛋白纳米
会议
能源与环境是人类所需共同面对的问题.甲烷为重要的温室气体并且作为重要的生物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产甲烷古菌无论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有机物的降解还是从能源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