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对钙处理工艺的发展与应用作了简要的概括与介绍,指出钙处理工艺目前以喂线(丝)方式为主,其主要作用是对Al2O3、Mns夹杂物进行变性处理。并且罗列出了钙处理工艺的一些主要工艺,对钙处理的未来发展作出了展望。
【机 构】
: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学院北京10008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钙处理工艺的发展与应用作了简要的概括与介绍,指出钙处理工艺目前以喂线(丝)方式为主,其主要作用是对Al2O3、Mns夹杂物进行变性处理。并且罗列出了钙处理工艺的一些主要工艺,对钙处理的未来发展作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针对三钢六机六流方坯连铸中间包,在实验室建立了1∶2.5的中间包物理模型,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测定不同的中问包结构的流体流动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得到了不同结构中间包的流体流动特性,对中间包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原结构的中间包,同一侧的三个水口的最小停留时间、峰值时间和平均停留时间小,并且各水口的流动特性不一致,中间包的死区体积较大,中间包冲击区液面流动紊乱,易形成旋涡。采用优化后的湍流控制器和导流
采用水力学模拟方法研究板坯连铸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发生堵塞,尤其是吹氩时,结晶器内的液面与流动行为,考察了水口发生堵塞时气泡在结晶器内的运动特征。结果表明:水口发生堵塞时,水口两侧的流股不对称,气泡的平均直径减小,气泡进入结晶器的深度增加,引发卷渣和气泡缺陷的机率将明显增加。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南钢板坯连铸不同结构中间包的流动特性,优化了中间包结构。中间包结构优化后,最小停留时间提高1.2倍,峰值停留时间提高97%,死区体积分率降低72%。实验结果表明,开发的湍流控制器可以更好地改善中间包的流体流动状态。
本文分析比较了不同挡墙设置下钢液的流动情况,并通过R T D曲线,研究了挡墙设计对流体流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上下挡墙位置以及间距对中间包内钢液流动影响很大。合理的挡墙设计可延长钢水在中间包内的平均停留时间,提高活塞流区的体积,降低死区的体积。通过对流场和RTD曲线的综合分析,得出最优结构。
本文通过对唐钢第—钢轧厂冷轧钢SPHD生产工艺过程的论述,主要分析了冶炼过程钢水回硅的问题,并对控制回硅问题提出了具体办法,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该厂成功开发冷轧产品奠定了基础。
本文针对石钢BOF→LF→CC工艺流程,开展了向中碳45结构钢中加入S、Ca元素来改善切削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中[S]=0.06%,总钙T[Ca]=40×10-6,[A1]s=0.01%左右时,夹杂物的纺锤率为57%;<2.5μ m的夹杂物数量占夹杂物总数82%,夹杂物呈细小、弥散分布于钢中。热模拟试验得出钢的塑性转变温度在1100~1000℃,由配水软件计算出二冷各区的冷却水流量,实际应用
本文在真空感应炉内冶炼了2炉不同Mn含量的低碳耐候钢,经锻造和轧制后加工成φ8×15mm试样30枚,在Gleeble 1500热模拟机上测定了不同冷却速率条件下实验钢的相变温度。结合金相分析和耐候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讨论了不同Mn含量对耐候钢相变温度和金相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钢中Mn含量可提高耐候钢的相变开始和结束温度;钢中Mn含量增加扩大了珠光体转变温度区域,在相同冷却
为了改善首钢三炼钢2号铸机铸坯夹杂物水平,对中间包挡墙结构进行了优化,并对中包内钢水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钢水流场对去除夹杂物的影响。模拟及生产实绩表明:高挡墙方案均具有改善中包冶金效果,V形高挡墙方案安装使用过程结构稳定性更好,采用带导流孔的全挡墙钢水流场分布更加合理,有利于夹杂物的去除。
连铸中包水口快速更换技术起源于国内九十年代中期,实际上是对中包滑动水口技术的变革,简单地说就是在中包浇注过程中,水口可以在线更换几次,从而提高中包连浇炉数延长中包使用寿命。此项技术主要应用于方坯连铸,特别是小断面方坯连铸,国内己有莱钢、三明等钢厂使用了此项技术。本文介绍了连铸中包水口快速更换技术的优点以及中包水口快换机构的种类和优缺点。
本文利用简化的水模型对中间包注流区的流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间包注流区存在一个环流区。注流区挡墙高度对最小停留时间的影响不明显,长水口位置升高,最小停留时间先降后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