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北京三山五园的兴衰

来源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en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山五园"作为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位于京西海淀,其地理环境十分优美.作为举世瞩目的皇家园林,从兴到衰经历了从清圣祖玄烨至清末几代帝王.清圣祖玄烨时期是"三山五园"建造的初始阶段.清世宗胤禛时期,主要是对"三山五园"中的建筑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建.清高宗弘历前期,"三山五园"达到了其建筑的鼎盛时期.而到了清高宗弘历中期三山五园开始走向衰落.三山五园从兴到衰不仅体现了其自身的演变过程,也昭示了整个清王朝的盛衰.
其他文献
三山五园为北京西郊皇家园林保护区,是北京市重要的旅游文化名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合理实现历史文化景区的整体保护,使文化景区周边地带的建设与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相结合,是政府决策部门与学界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以三山五园周边的村落与八旗驻防遗存为例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历史文化景区保护问题.首先注重环境的维护如水源、借景、生态系统的保障等;其次尤其应注意传承和延续历史文脉,通过保护其历史文化遗
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很多村庄由于建设速度过快,导致新村建设与传统文化迅速割裂,与自然山水严重对立,同时也造成了村民传统生活习惯的颠覆.与此相反,传统村落以及在老村基础上有机拓展的新村中,村民生活却依旧生机盎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村庄规划如何制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的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为例,通过对古村落特色空间格局的保护与延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风水文化、空间布
当前对节庆论坛展会的规范和清理是政府对节庆发展的强制性干预,一定程度上对节庆活动造成了冲击,但也为节庆活动的转型提升、优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当前情境下,为了促进北京节庆活动的优化发展,需要将北京节庆发展提高到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城市建设的高度加以认识,并使之品牌化、多元化和专业化.
自2003年以后,这场以网络为主要平台,青年女大学生、白领为主要参加者的汉服活动犹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各地兴起.网络成为了现代汉服活动的重要阵地,本文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发放问卷对行服活动参与者进行人口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汉服活动网站中有关汉服活动参与者动机及体验的网络文本,借助词频分析软件试图揭示汉服活动参与者的体验特征,挖掘根植于这场传统文化回归服饰运动背后的动因,探寻汉服运动参
为了生活的有序和精神的完满,人类不断创造文化.传统节日以一种特有的文化范则,提醒着人们去认识和解读宇宙、人生、社会以及人自身,为人们提供具有神圣秩序意义和情感交流价值的象征性文化载体.然而,新型城镇化甚至信息化的巨大影响,使得传统节日的生存土壤骤减.在急剧变革的时代,传统节日之于人们的意义及其当下存在均是应该关注的文化问题.北京是一个集中反映这一问题的城市,是探寻传统节日未来发展的窗口.深入研究北
老字号是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促进老字号的保护和发展,定量地、全面地评价老字号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采用公共物品价值评价中常用的支付意愿调查法,以西城区著名老字号全聚德为例,通过调查游客的支付意愿,来衡量全聚德前门店的价值.调查发现:前门地区的游客对全聚德前门店的总支付意愿可达50.56亿元/年;北京市民的平均支付意愿为214.4元/年,高于外地游客的平均支付意愿(17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进行协同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各方形成共识.本文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区位特征和产业特征进行比较,然后再把京津冀都市圈放在全球都市圈的范围内进行比较,从而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首先要增强核心城市竞争力,充分发挥其扩散效应。其次,发挥城市群体能级效应,构建“金字塔”型城镇体系。最后发挥都市圈的整体扩散效应,提出“泛京
伴随全球经济结构的转变,欠发达地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面临着诸多优势和劣势,区域创新作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云南省南部的新型组合型城市为例,对欠发达地区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创新环境和瓶颈进行了探讨,从而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发展的模式和区域创新体系框架构建.欠发达地区构建区域创新发展模式首先应该注重全球低碳经济私立的转变,进而建立在当地现实基础之上,通过向发达地区学习,构建出具有
大观园是《红楼梦》书中最重要的空间环境,已经成为红学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大分支.但历来的红学研究者,多以真实与虚构、原址考据等等为要,鲜见从环境设计专业角度结合,对大观园的园林与环境艺术,以及对现实中造园艺术与环境设计影响进行研究.本文拟从大观园的总体布局、大观园的山水艺术、大观园的建筑艺术、大观园的意境、大观园景物与《红楼梦》的主题五部分分析了《红楼梦》中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风貌,指出《红楼
畅春园是康熙帝在明朝武清侯清华园遗址的基础上建造的,作为清朝帝王在北京西郊兴建的第一座皇家苑囿,前后存在了二百多年,其建造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政治意图和造园艺术融合在一起,使畅春园的造园艺术比较独特,表现出浓厚的风水意识、虽有人造、宛自天开的景观、因地制宜、追求淳朴的风格以及皇权至尊的政治体现等建造特色,这些无不彰显出帝王苑囿的气派.从畅春园建筑艺术的特色中,领会到民间造园艺术家伟大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