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创新的思考和实践——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

来源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kun72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面临着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以世界的眼光和崭新视角编制和实施规划,继往开来求实创新,唯有加强自身改革、机制创新,推进城市规划高效能管理,方能发挥规划先导性作用.本文从构筑地区级规划管理体系的思考出发,提出了创新城市规划管理的新机制,构筑规划管理决策链的重要环节--决策、智囊、实施和监督等系统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其他文献
为解析随机应力载荷对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了随机应力载荷的相关统计参数,针对期望峰值循环总数、期望零正交叉率、频谱形状不规则因子、频谱带宽等推导得出了强条件结论,并辅以数值算例验证。本文的研究结论对随机应力结构疲劳设计、分析以及随机应力载荷疲劳试验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对形成城市主色调的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筑是形成城市主色调的决定性因素.同时,对城市主色调确定的必要性,如何确定城市的主色调,以及如何保证城市主色调的实施提出了看法.
本文对发挥保税区作用,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问题进行了论述.文章指出,大连保税区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保税区,作为东北与国际经济运行惯例接轨的重要平台、沟通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重要桥梁、拉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制定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大连国际物流港,大力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筑面向全国、服务东北、辐射东北亚的大市场体系,全面地发挥其他区域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针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从工业体系空间布局与工业可持续发展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角度进行了分析,建立起广州市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空间平台,以沉着应对当今国际、国内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
本文在对宁、锡、苏三市典型的流动人口聚居区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归纳了各类聚居区的现状特征及其带来的问题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的整合建议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21世纪,生态经济初露端倪,本文在概述生态工业园出现的背景基础上,探讨了建立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对生态工业园发展的阶段进行介绍,分析了初级形式存在的弊端,指出生态工业园的高级形式是把整个社会建成循环经济的关键,同时利用波特教授的竞争框架深入分析了生态工业园的竞争优势,并对我国未来开展生态工业园规划与建设提出了建议.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缺乏较为成熟的城市群规划经验这一问题,以1995年编制完成并付诸实施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为案例,总结了珠三角城市群规划存在城市群规划的法律地位不明确、规划编制内容存在局限性、缺乏统一规范的空间信息平台、规划目标难以预测、缺乏有效的实施途径等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本文探讨了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出现的背景和城市应对这一问题的四种形式:城市间的协作、联合、合并、非政府主体推动的协调,并以广州为例,提出了针对这一问题的规划研究中应注意的原则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农"问题是中国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农村问题对城市发展的重大影响往往被城市研究者忽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更综合的视角去认识.文章根据作者的工作经历与研究,阐述了对人文关怀农村问题与城市研究的一些思考和设想,提出当代中国仍然没有完全走出小农时代,中国城市问题的本质是一个农村问题.
本文针对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参照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中筛选出37个指标,组成11个方面,即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交通条件、信息化水平、健康保障、就业保障、教育水平、社会安全、城市化和生活水平构成我们观测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运用统计数据,对其中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4个方面作出了比较系统地分析研究,这对加深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