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基本证型为主体的外科辨病辨证体系的思考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cha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外科疾病的不同于内科疾病的特点,使得自《伤寒论》始逐步形成的以辨治内科疾病为主要对象的现有的辨证论治体系无法适应外科临床。为此,许多学者对适应于外科临床的辨证体系进行了探讨。本文提出了“以基本证型为主体的外科辨病辨证体系”的思路,从某院临床医生的临床实践及学生学习后的反馈看,大家认为这种辨证思路是清晰明确而科学的,适宜于外科临床,并希望这种思路形成一种新的辨证体系。通过科研立项,通过临床和教学实践,广泛的调研和专家论证,使之进一步完善,适应临床需要。
其他文献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重要证型之一,与胃肠疾病密切相关.现代研究表明慢性浅表性胃炎,活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病活动期主要证型均为脾胃湿热证.本文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脾胃湿热型胃炎常以糜烂性胃炎居多,胃镜下观察见胃粘膜以活动性炎症为主,表现充血、糜烂、出血点、粘膜混浊.脾胃湿热证与胃粘膜炎症坏死密切相关,由此文章选择脾胃湿热证胃病患者胃粘膜组织进行PCNA、p53、Bcl-2、Fas凋亡基因相关蛋白的研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约占胃炎的24.2%,近来国内外资料显示胆汁返流入胃与胃粘膜恶变显著相关,防治胆汁返流性胃炎的途径正在多方探索之中,由于胆汁返流性胃炎的发病机理复杂,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胃肠动力药疗效不太满意.本文根据中医药理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研制了胆胃胶囊,并对该制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列研究.
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尽管对鼻病态反应的研究和防治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变应性鼻炎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笔者于2001年2月至2002年9月对38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采用四川志远广和制药公司生产的辛芩颗粒口服、自血肌注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本文从变应性鼻炎的中医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辛芩颗粒组方特点、剂型、现代药理研究等几个方面入手,全面阐释了辛芩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理,认为辛芩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可靠,剂型合理,服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急性鼻炎,俗称"感冒"、"伤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粘膜急性炎症疾病,若治疗不及时以及治疗不当,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还可以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并发症等.本文介绍了自2000年以来,将四川志远广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纯中药无糖型制剂"辛芩颗粒"用于临床治疗"急性鼻炎",取得了满意疗效.
尚德俊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周围血管疾病专家,对中医的血瘀症学和活血化瘀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尚老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了传统血瘀症学和瘀血理论,并与周围血管疾病相结合,形成了周围血管疾病血瘀症的独特理论和见解。本文介绍了以下几点:1、病因病机的认识;2、血瘀症分类的认识;3、活血化潦法应用的基本原则;4、活血十法的临床应用;5、临证诊疗特点。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中,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占有重要地位,在治疗过程中应予以高度重视。本研究通过观测患者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6-Keto·PGF1.)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变化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
1990年5月至2003年11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和威海市中医院共收治590例乳腺癌,其中乳腺触不到原发灶,本文以腋窝肿块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9例,就临床诊治情况进行了报告。
内分泌治疗应用于乳腺癌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内分泌药物应用于乳腺癌始于20世纪30-40年代,60-70年代普遍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大量临床和实验资料表明,内分泌疗法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确切的疗效,相对较轻的副作用,低廉的费用,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各期乳腺癌的治疗及乳腺癌高危人群的预防。本文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分类;2、化疗和内分泌联合治疗的问题;3、联合内分泌
尿石症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属于中医“石淋”、“砂淋”范畴。其病机以肾虚为本,湿热为标。著名中医泌尿男科专家李日庆教授,对尿石症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随诊于李老师,受益颇多,现将李教授治疗尿石症的临床经验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