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关节对位取穴法是运用关节对应规律治疗一些病在络脉的疾病的针刺方法,其理论源于《素问·缪刺论篇第六十三》,山东中医药大学高树中教授通过对中医经典理论的深入研究及多年的临床应用探索,发现了其中具体的经脉和关节对应规律,并命名为关节对应取穴法.
【机 构】
: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山东济南250000
【出 处】
:
2016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外治方法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外治方法技术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节对位取穴法是运用关节对应规律治疗一些病在络脉的疾病的针刺方法,其理论源于《素问·缪刺论篇第六十三》,山东中医药大学高树中教授通过对中医经典理论的深入研究及多年的临床应用探索,发现了其中具体的经脉和关节对应规律,并命名为关节对应取穴法.
其他文献
以针灸、腹部振颤闪罐、灸法等综合疗法"杂合以治"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一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之,以餍同道.
放血疗法是运用特定的采血器具点刺或挑刺相应的腧穴或部位,令其出血,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本文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采用刺络拔罐的方法治疗银屑病、湿疹两例难治性皮肤病,均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两组均采用风池、大椎、肺俞、膈俞、脾俞、中脘、曲池、血海、足三里针刺治疗,每周治疗三次,隔日一次,治疗6周.观察组于针后对大椎、肺俞与曲池、血海两组穴位交替进行刺络拔罐治疗,每周2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评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优
目的:观察联合方案(足三里穴位自血疗法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胆碱能性荨麻疹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地氯雷他定片口服,每次10mg,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双侧足三里穴位自血疗法,每周2次.疗程4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8%,对照组为5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复发率治
笔者在跟随导师学习期间采用十字灸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汗证19例,现报道如下.十字灸疗法即在中脘穴至中极穴的任脉部分与双侧带脉穴的中间部分进行施灸,通过腧穴、药物、生姜、艾绒的综合作用,利用隔姜泥灸产生的温热之性将药物渗透到体内并通过1个小时的治疗时间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达到滋补肝肾、益气固表、培元固本的功效。灸疗粉中黄芪、人参可补气健脾、益卫固表;山药、白术可益气养阴、补脾益肾;麦冬、熟地、女贞子可养
整容或微整形虽然具有显效、简便等特点、但每次治疗可能面临失败的风险导致毁容,但在女性毫不避讳通过微整形来改变面部肌肤和轮廓微小瑕疵带来的愉悦感和惊喜改变同时,一些微整形留下的后遗症也会慢慢产生,比如注射肉毒杆菌导致脸部僵硬、左右面部轮廓不对称;注射式玻尿酸填充成分质量层次不齐,与人体组织的亲和力也有较大差别,容易引发皮肤瘙痒肿胀及其他排异反应;激光美容治疗后,皮肤黏膜可能会因为出血受损而发生紫癜,
"动筋针法"一词是笔者第一次提出,动筋针法是针刺过程中,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身体带针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动筋针法以经络学和经筋学为理论依据,以解剖学和运动学为实践指导,运用特殊针刺方法,结合笔者30年针灸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新型针法,对软组织损伤类疼痛,以及相关的内脏疾病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动筋针法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对靶点的治疗,松解相关的筋膜链,再由筋膜链的传导作用恢复人体结构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
心悸是中医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心动数急,时发时止,病情较轻者称为惊悸;心动数急,动无休止,慌乱不安,不能自主,病情深重者称为怔忡.现代医学中的各型心脏病在出现心律失常表现为主证时,均包括在心悸怔忡的范畴.笔者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马玉侠教授门诊跟诊学习期间,学习马教授背俞穴埋针治疗心悸的经验,治疗心悸2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附件囊肿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癥瘕”、“闭经”、“痛经”范畴。通过药物外治法与针刺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附件囊肿案一例,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