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术前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来源 :第四届中国肿瘤介入与微创治疗大会(CCIO2013)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对手术的影响.方法 对46例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患者进行术前介入化疗,采用Seldinger技术,选择性动脉插管药物灌注:5– Fu1000mg,DDP60mg,THP 50mg,介入后10~14 天进行手术治疗;,对术后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介入治疗不影响手术的进一步进行,对癌组织影响Grade 分级,Grade 0( 无效)2 例,Grade1( 轻度有效)6 例,Grade2( 中度有效)31 例,Grade3( 显效)7 例,有效率达95.65%;同时对癌周淋巴结和转移有效.结论 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术前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切实可行的治疗手段,可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治愈率.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UAE) assisted cesarean section (C-sec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 in patients with uterine sc
会议
目的:了解经皮经肝胃冠状、胃后静脉栓塞在治疗门静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后破裂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5例门静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后破裂大出血患者,运用PTCD 组套由右侧腋中线经皮经肝穿入右侧门静脉分支,然后用纤毛弹簧钢圈分别对胃冠状静脉、胃后静脉行栓塞术。结果:所有患者栓塞治疗后出血立即停止,2-3 天后大便逐渐转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方3-6 月无再次出血情况。结论:经皮经肝胃冠状静
目的 探讨上腔静脉内临时滤器植入术的操作技术和临床意义.方法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静脉造影证实的颈静脉和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例,在DSA机下实施上腔静脉内临时滤器植入术.患者均为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女性4例,男性2例.静脉血栓的病因3例为PICC 管插管所致,3例为恶性肿瘤压迫侵犯.滤器植入经右侧股静脉途径,行上腔静脉造影后,经导丝引导将滤器释放系统送入上腔静脉,定位于左右头臂静脉汇合稍下方释放滤器,
目的:分析髂股动脉完全性闭塞血管内治疗的关键技术,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方法:42例髂股动脉完全性闭塞的患者,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49岁至88岁,临床表现为患肢间歇性跛行5例,静息痛16例,远端肢体溃疡21例,其中足趾坏疽11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CTA,3例行DSA,明确病变范围、侧支循环建立情况,髂总动脉节段性闭塞1例,髂动脉至股总动脉完全性闭塞8例,股浅动脉长段完全性闭塞26例.TA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血管腔内治疗已成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并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然而,术后再狭窄降低了血管腔内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探讨再狭窄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成为介入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研究发现,下肢动脉再狭窄是由多种因素参与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各种因素互相作用,促进了再狭窄发展,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目前下肢动脉再狭窄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
目的:通过分析股动脉与股骨头关系确定股动脉穿刺理想位置.方法:对114例经皮股动脉穿刺行介入诊疗患者术后行穿刺侧髂动脉造影,分别运用三种不同股动脉穿刺定位分区方法对本组资料进行测量、比较和分析,并作进一步统计处理、以确定三者间差异有无实际统计学意义.新建议法:将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作为腹股沟韧带的虚拟体内标志,股动脉分叉处设为穿刺下限点.以股骨头上、下缘及中点平面为参照,由上向下将股骨头均分为A
会议
Objective: Postoperative hemorrhage is one of the most fatal complications after abdominal surgery.Transcatheter arterial angiography and embolization has been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会议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 with gelatin sponge soaked in ethanol (GSE) for the treatment of arteioportal shunt (APS)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