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血小板计数结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COP-NLR)是局限性肾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来源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术前COP-NLR 对局限性肾癌患者行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后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1 月至2015 年12 月789 例行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并经病理证实为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通过ROC 曲线确定血小板计数和N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的最佳临界值。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距腓前初带损伤门诊漏诊的可能性,探讨距腓前韧带损伤的早斯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我院确诊距腓前韧带断裂的病例167例分析诊断经过、记录伤后确诊时间、经治医师专业和资历情况(不记名),对比分析查体、MRI及术中韧带损伤情况的一致性。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髓针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因素,于围手术期评估相关因素以减少隐性失血量来保障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接受闭合复位髓针内固定术的400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Cross方程计算术后隐性失血量,并对相关因素(BMI、术前抗凝治疗、术后输血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骨折分型)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不同部位(近端、骨干、远端)股骨骨髓炎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确定不同部位股骨骨髓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股骨骨髓炎病例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18~71岁,平均35.6岁;所有患者均为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其中应用钢板固定者9例,应用髓内钉固定者14例,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者2例;感染部位位于股骨
目的:探讨甲强龙冲击疗法应用于急性脊髓损伤的护理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2016年7月脊髓损伤、受伤8小时内患者46例。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22-45周岁;合并腰椎爆裂性骨折30例,脱位10例,其他6例。患者双下肢肌力0级4例,1级18例,2级24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入住单号床位的患者为实验组,双号床位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选择性动脉造影栓塞在骨盆骨折急救中的应用及适应证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5例骨盆骨折伴动脉损伤患者资料,骨折采用AO分型:A2型1例;B1型2例,B2型2例;C1型3例,C2型4例,C3型3例.其中开放性损伤4例(Gustilo分型:Ⅱ型1例,Ⅲ型3例).多发伤患者13例,10例发生休克.15例患者在积极输血输液的同时进行动脉造影栓塞治疗.
Objectives:To testify the conformity among anatomic measurement,2D-CT and 3D-imagine.Methods:slide gauge,64-row CT scanner and MIMICS 10.0 image analysis software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length and d
目的:评估术中踝穴位和踝关节正位对下胫腓联合复位判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纳入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术后患者共83例,男51例,女32例;年龄24~56岁,平均36.7岁.所有患者均在术中透视踝关节正、侧位及踝穴位x线片,术后行双侧踝关节CT检查(扫描层厚为3mm).在正位X线片上测量下胫腓联合间隙、下胫腓联合重叠、"硬币"征,踝穴位x线片上测量内外侧踝穴等宽.术
目的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and the patients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tumor markers in stage Ⅲ-Ⅳ gastric cancer patients,and assess the value of CTCs a
目的 探讨术前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阴茎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7 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55 例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NLR 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比较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生存率(OS)的差异。
目的:目前临床对骨修复材料有着巨大需求,但目前未有理想的骨移植材料。研究发现细胞的裂解液在体外也能刺激细胞的增殖分化,我们设想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骨直接冻干将细胞裂解,植入体内后利用各类作用不同的细胞因子间协同作用来促进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