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脊柱化脓性感染在骨外科不常见,所以对该病的诊治方面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照研究进一步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柱化脓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及预后,从而为指导临床脊柱化脓性感染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丽水市中心医院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9例脊柱化脓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脊柱化脓性感染在骨外科不常见,所以对该病的诊治方面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照研究进一步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柱化脓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及预后,从而为指导临床脊柱化脓性感染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丽水市中心医院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9例脊柱化脓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他文献
目的 回顾分析新鲜、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或保守治疗术对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影响,寻找减少邻近椎体骨折的方法.方法 回顾我科2012年9月~2015年12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14例,分为三组,其中新鲜骨折(A组)38例,陈旧性骨折(B组)38例,保守治疗组(C组)38例.对三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椎体高度变化情况、后凸角度变化纠正情况及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数量进行比较.结
目的 探讨CT扫描冠状位、矢状位二维重建在椎体内裂隙征中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性。方法:2009年11月至2015年5月,对44例合并椎体内裂隙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病椎进行CT扫描冠状位、矢状位二维重建并对图像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44例共累及48个椎体,均在CT扫描冠状位、矢状位重建图像中发现椎体内裂隙征影像。
目的 总结腰椎退变性侧凸临床特征,探讨其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选择、技巧及临床效果,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住院手术治疗的22例腰椎退变性侧凸的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行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及部分横突间植骨融合,其中16例行短节段固定,6例行长节段矫形固定。
目的 探讨椎间孔手术穿刺线的三维空间影像学表现.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6年2年从门诊选择70例非脊柱疾患人群,拍摄腰椎正侧位片,按BEIS技术要求确定腰4/5和腰5骶1的穿刺线,确定穿刺线在正侧位上的各角度影像学表现以及和腰骶角的关系.结果:影像学测量结果显示腰骶角35.78± 8.59 °,腰5骶1侧位穿刺水平角55.12±9.44°,穿刺横突角34.48±7.96°,穿刺线与横突线水平
目的 探讨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瞄准器引导下经皮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腰椎病变的早期并发症的发生规律和原因,并提出预防性措施.方法 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采用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瞄准器引导下经皮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腰椎病变112例.男47例,女65例;年龄29 ~79岁,平均55.1岁;病史时间10天~15年,平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扩张通道经椎间孔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退行性单节段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8月手术治疗的78例腰椎退行性单节段病变患者,选用Depuy公司PIPELINE Access系统扩张通道或山东威高的国产通道经椎间孔入路行椎间减压、植骨融合,于对侧植入该公司的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透视次数及住院天数,并比
目的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e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4例.102例获得术后12个月随访.其中男64例,女48例,年龄17~72岁,平均(52.3±16.4)岁.采用视觉模拟(visual anal
目的 将高粘度骨水泥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并以普通股水泥为对照,探讨高粘度骨水泥的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间诊断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5例。研究组给予高粘度骨水泥,对照组给及普通骨水泥。
Object:Most kummells disease have a good healing outcome with PVP or PKP.However,The optimal treatment of stage Ⅲ kummells disease has been controversial.There are several surgical options including a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the traditional classical two cement distribution patterns to four with the aim of revaluating the cement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further comprehen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