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该文在深入研究了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全面回顾了福建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历程和成就,阐述生态农业建设是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提出了按生物气候条件,以农业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因素将全省划分为中亚热带区域和南亚热带两大片生态农业区和闽东沿海区、闽东闽中中低山区、同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农业资源特点和农业制度,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县试点和重点建设模
【出 处】
:
2003国际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在深入研究了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全面回顾了福建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历程和成就,阐述生态农业建设是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提出了按生物气候条件,以农业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因素将全省划分为中亚热带区域和南亚热带两大片生态农业区和闽东沿海区、闽东闽中中低山区、同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农业资源特点和农业制度,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县试点和重点建设模式的推广.本文对福建省设立生态农业试点县原则、试点示范工作的内容和要求、试点县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并在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建设中探索、总结和推广了具有福建特色的12种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广东建设园艺作物优势区域的基本思路
。广东园艺作物资源十分丰富,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具备着建成园艺作物产销大省的基础条件.要在目前的基础上提高水平,必须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建立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优势产业带、产业区,建设相配套的生产力体系,培育一批园艺作物优势产品,才能实现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升。
本文就广东水果生产的现状、优势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策略.2004年,广东果树面积98.67万公顷,产量787.85万吨;近年荔枝、龙眼种植规模略有缩减,菠萝基本稳定,香蕉和柑橘橙略有增加,而产量均呈上升状态。广东果树业的优势在于:背靠世界最大的东南亚和国内市场,占据运输距离优势;短的市场距离,加上亚热带气候造就了高的光合产物积累,可以确保果品品质充分发育。但存在规模小、灾害多、安全生产风险大
本文就新时期如何推动园艺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对于促进广东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产品出口结构改善以及整个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探讨。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以及广东蔬菜生产及销售情况,然后对蔬菜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沙地柏是一种匍匐常绿灌木,高不及1m,极耐干旱、耐寒、多生于石质山坡及沙地.该品种生长旺盛葱绿,是园林绿化中护坡护岸,地被及固沙的极好品种,特别利于固沙造林.沙地柏种子靠采集满足不了绿化需求.为其本文从实践中总结出的嫩枝扦插技术可扩大其繁殖系数,提高苗木品质,为赤峰地区治沙区做出贡献.
本文通过对当今国内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对大气中污染物类型的调查结果,利用包头市西郊全巴图地区采用生态调控方法对大气及整体生态环境治理的事例,针对内蒙地区实际情况,得出了采用生态调控方法对大气污染的防治是最为经济、利国利民、长效无副作用的最佳方式,也为我们今后的污染防治提供了一条光明之路.
本文通过分析甲壳素纤维各项性能,将其引入山羊绒产品中,通过纺纱和织物试制,开发系列抗菌精纺山羊绒产品.
该文以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北方综合能源示范基地内的"四位一体"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的试验数据,运用能流分析的方法,对该系统的三个子系统的能量投入和产出进行了计算、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北模系统的总输出能为2.215×10J,总输入能为1.036×10J;全系统的产投比为2.138,沼气池子系统的产投比为0.634,养殖业的子系统的产投比为14.83,种植业子系统的产投比为0.438
对中国户用沼气技术应用的历史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发展较为稳定的近20多年的各种社会自然条件进行分析,运用SPSS社会统计软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两个分别针对南北方的量化模型;就模型的意义及应用局限做了说明.
该文从农村卫生、水环境以及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分析了厌氧发酵沼气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涉及户用沼气技术、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系统和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沼气工程技术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