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脉的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发展研究

来源 :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zs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延续文脉角度出发研究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通过阐述文脉与公共空间的关系,探求公共空间文脉的分析方法,从而对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文脉的构成要素、表现形式、发展演变进行分析,提出延续文脉的公共空间发展策略。
其他文献
城市规划是政府掌握的为数不多但行之有效的重要公共政策,它能高效地将经济社会发展自觉的意图综合反映在空间环境建设上,促进空间秩序的优化。本文通过公共政策属性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改革要求,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式规划”理念,提出基于公共政策属性考虑的规划编制的工作方式改革方向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城市规划是典型的公共政策范式,技术性只是他的次要属性,本文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反思城市规划的问题,为人们认识城市规划
我国的北方地区有许多具有典型寒地气候特征的城市,在城市建设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空间环境上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应该受到规划设计者和城市建设管理者更多的关注。本文基于寒地城市特征分析、国内外相关城市建设方法经验借鉴以及规划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就如何营造寒地城市的宜居空间进行了初步归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寒地城市宜居空间营造的方法和对策。
公交车辆到站时间可靠性影响城市公交服务水平和乘客乘车舒适便利性。论文阐述公交到站时间可靠性的基本概念,提出公交到站准时性和车头时距均匀性,设计三类公交到站时间可靠性指标及计算公式,讨论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针对现阶段各城市实际情况选取车头时距稳定率作为分析指标并说明其计算流程,建立可靠性分析模块。运用该方法分析常州市BRT线路车辆到站情况,探究到站时间可靠性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建议。分析
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与其相对应的社会政治背景具有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新城建设是英国城乡规划史上重要篇章,亦对世界城市规划实践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侧重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建立英国新城运动实践与当时社会政治发展的联系维度,试图以此来解释新城运动发生的必然性和存在价值。通过分析认为,在国家政策力、理论储备力、现实诉求力合力的作用下,新城运动得以发生。同时,以期对我国转型期内新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
本文在对东北地区小城镇地域类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地区需要面临城镇和林业协调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以及农林共建规划的重要意义,深入探究了农林共建规划与普通城镇规划的区别。并以哈尔滨市巴彦县兴隆镇和兴隆林业局为例,研究其发展模式与调控对策,建立产业联动发展、居民点集约布局、生态一体化建设、设施共建共享、环境共存共生的、区域城乡统筹和农林一体化共建的新格局,在双方实现振兴的同时,既要发挥相互支撑作用,又
失地农民安置是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有关民生的大问题,也是实现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较,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城乡差距小,但同样面临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城乡环境持续恶化等发展问题。本文提出苏南地区农民安置应该以“大集中、小分散”为指导思想,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并从规划角度对安置小区的住区布局原则、住区开发规模、住区服务配套设
道路交叉口的空间资源分配制约着道路系统的通行效率,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众对步行、非机动车等绿色交通方式的选择意愿。发展包容多种方式的绿色交通体系,必须要注重交叉口设计对慢行交通方式的主动关怀。本文以道路平面交叉口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我国城市道路大交叉口产生的多种缘由,分析了扩大交叉口空间可能带来的弊端,并从规划理念、设计方法和对相关规范的理解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或优化方法。
为了重塑北京的自行车文化传统,赋予新的魅力,本研究把研究对象从自行车推广到三轮车等以人力脚踏为动力的脚踏车,通过对北京脚踏车各种活动的观察,发现脚踏车的功能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还有其他社会功能,如流动经营和流动演出等。本文把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与城市设计、城市建设、城市经营等结合起来,提出了“脚踏车城市主义”的概念。这并非一种新的理论,更多的是倡导一种生活方式和多元的城市体验。希望通过这一概念的推广
深圳特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推进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城市规划实施,深圳探索实施了城市发展单元制度。以空间单元整合空间资源、多种需求和资本力量,推进实现规划编制的开放性、规划实施的有效性和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实现城市的多元与包容性增长。本文结合深圳当前城市发展单元试点的编制工作,就具有城市经营理念的发展单元规划“如何从实现战略目标与发展愿景的落地、克服地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导控难度?”“如
西藏萨嘎县县城地处西藏西南海拔为4513米的雅鲁藏布江与219国道交汇节点上.2010年底县城城区人口3060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75.2公顷.应对自然环境恶劣、城市规划和建设欠缺的超小规模县城,以面向实效引导为工作路径,提出城市设计与总体规划互动的规划方法,作为西藏高海拔地区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有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