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虚、瘀是贯穿帕金森病整个发病阶段和证侯的两主因,帕金森病既可因虚致瘀,也可久瘀而虚,因此在临床辨证施治时,应从虚、瘀论治。
【出 处】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2010中国(西安)中医药国际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瘀是贯穿帕金森病整个发病阶段和证侯的两主因,帕金森病既可因虚致瘀,也可久瘀而虚,因此在临床辨证施治时,应从虚、瘀论治。
其他文献
偏瘫是指半侧肢体的障碍,主要运动障碍是在同侧上、下肢及躯干。偏瘫型脑瘫主要以痉挛型为多见。本文介绍了作者采用左病右治法针线并用治疗偏瘫,在激发人体潜能,持续冲击病灶,取得的较好疗效,并将临床观察结果进行了总结。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变迁,世界各地报道肺炎支原体(MP)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由于其感染的特殊性,并因此引发的机体一系列炎症反应及其与机体某些组织存在共同抗原,感染后可产生自身抗体而导致多个系统损害,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本文介绍了按常规宣肺止咳化痰,加用凉血活血通络化饮理气等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过程,浅谈了取得的显著疗效。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运动治疗对小儿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2例脑瘫儿童进行推拿配合运动治疗及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对12例脑瘫儿童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两次评估,用t检查进行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差异。结果:经过推拿配合运动治疗后,效果明显优于治疗前。结论:推拿配合运动治疗对小儿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有康复疗效。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在小儿早期即发病的非进行性症候群,表现为非阵发性的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等,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等。本文采用走罐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并对其疗效观察。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是指在妊娠到新生儿期之间由多种不同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非进行性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本文将3年来对小夹板在家庭训练中的应用及作用进行了观察和总结。
在最新的脑性瘫痪定义中、脑性瘫痪被描述为一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这种导致活动受限的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受到非进行性损伤而引起的。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随感觉、认知、交流、感知、和/或行为障碍,和/或抽搐障碍。除了共有的下肢功能障碍以外,脑瘫患儿中有很大一部分存在着上肢功能障碍,上肢功能受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他功能的发育,如感觉(特别是触觉)、精细运动能力、粗大运动能力、认知能
脑瘫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综合病症,脑瘫儿童的一系列症状具有不可逆性,给他们的生活、行动等带来极大的不方便。脑瘫患儿的功能障碍大部分是终生存在的,要使他们能够独立地生存于社会之中,全面的康复尤为重要,同时开展引导式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引导式教育的定义、原则和主要元素,浅谈了引导式教育在医院的开展。
流涎俗称流口水,是儿科常见症状之一,追述其原因大体可分为两点:一是孩子的父母和亲朋好友因孩子可爱,经常捏压孩子脸颊部,导致腺体机械性损伤。腮腺有损伤的儿童,唾液的分泌量和流涎大大超过正常儿童。二是小儿患有口腔疾病,也可导致小儿流口水。本文介绍了本院采用针刺辅以胆南星外敷治疗33例流涎的过程,浅谈了取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索治疗脑瘫儿童言语障碍的理想疗法。方法:对照观察针刺、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脑瘫儿童言语障碍与单纯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0天后,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0.0%,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脑瘫儿童言语障碍是一种易接受,无副作用,疗效可靠的理想治疗方法。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塞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中医中药、针灸、推拿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观察,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后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中医康复综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治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