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避免重介质和矸石混合物对管路严重磨损,通过分析物料流动的方向和冲击位置,对工艺管路进行了重新设计,对易磨损的位置安装缓冲物料装置或者增加新型耐磨内衬,提高管路的使用寿命,并减少脱介筛筛板的快速磨损.
【机 构】
:
大同煤矿集团大地选煤公司 山西大同 037003
【出 处】
:
2016·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会——中国煤炭洗选加工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避免重介质和矸石混合物对管路严重磨损,通过分析物料流动的方向和冲击位置,对工艺管路进行了重新设计,对易磨损的位置安装缓冲物料装置或者增加新型耐磨内衬,提高管路的使用寿命,并减少脱介筛筛板的快速磨损.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山西煤炭工业为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伴随着几十年的超强度、长时间开采,煤炭行业出现了开采浪费惊人、资源和生态破坏严重、安全事故频发及矿区社会不和谐发展等突出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成为山西煤炭行业和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制约.因此,山西如何既能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地方经济,又能保持当地生态环境不被破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洗煤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尾煤水、噪音、粉尘和煤矸石,实施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是企业经济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汾西矿业集团洗煤厂在生产中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组织领导,通过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整合内部资源,狠抓节能降耗,不仅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而且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改善了厂区生态环境.
为了解决矿山废水排放问题和生产中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一类水和二类水)问题.根据矿山所处的地域环境特点,探讨研究对矿山采掘过程中产生的矿井涌水进行资源化处理;通过分类多级处理,分质储存与利用,优化给排水管路、实现矿井水的合理有效利用;杜绝不达标外排,不产生环境污染.解决矿井生产废水排放问题和生产经营过程中无水可用的矛盾,是提升矿井经营效益,实现绿色开采、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
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可行性,郭村煤矿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运用了"3R"理论,取得的成果诠释并支撑了循环经济的理论,郭村煤矿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已形成了对矿井水、煤矸石的再利用,及余热循环利用,通过上述循环经济的实施,年可减排矿井水150万m3,减排煤矸石6万吨,为创建绿色矿山奠定了必要的条件.
在分析各类矿井水水质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矿井水处理利用现状,分析了各类矿井水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先进的处理方法.以提高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率,要完善政策法规,向矿井水回收利用工程倾斜,在煤田地质勘探过程中,除煤炭作为能源进行储量计算外,同时必需将赋存在煤田地层内的地下水也作为资源进行储量的勘探和计算,在矿区矿井的规划、可研、初设及施工图各阶段,必须把井下排水作为水资源来开发利用,加大矿井水
煤矸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约占煤炭产量的10%,对环境的危害很大.因此,加强对煤矸石的生态治理及综合利用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简单阐述了古书院矿煤矸石的综合治理及利用情况,以植被复垦、绿化环境为手段,把煤矸石综合治理与矿区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相结合,促进生态的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形成开发与整治相结合,发展与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煤矸石综合治理与矿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步提高,
潘西煤矿矿井水余热综合利用项目自2014年11月初运行至2015年6月末,扣除电费、材料费等费用,比上年同期全部利用电厂蒸汽共节约资金1300万元,预计全年可减少蒸汽用量13万吨,节约费用1700万元,不使用电厂蒸汽后,电厂锅炉降低了运行时间,节约了煤炭,实现了环保节能的目的,另外热机房排出的水用于洗煤厂和工业广场防尘、绿化后每年可以节约自来水费30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阳能源坚持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创建一种与环境和谐相适宜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是资源型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煤矿矸石山治理势在必行,有效治理矸石山,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抑制矸石扬尘,控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促进生态平衡,有益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变废为宝,同时减少了资金费用的支出,根治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又是煤矿生产的一项经济工作.
翟镇煤矿年总耗电量5300万千瓦时,年电费支出近3500万元,占总成本的6%左右,而原煤生产和洗选用电量占总耗电量的97%,原煤运输系统设备空运转,浪费了大量的电能.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等信息技术,建立集全矿井监测、控制、管理一体化的、基于网络的大型开放式综合控制系统,生产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远程集中控制"机制,逐步实现各系统"远程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