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

来源 :第二届五省(市、区)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R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双河油田H3Ⅰ-Ⅳ层系为例,通过对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取芯井样品分析,利用铸体薄片、含油薄片、图像分析、荧光分析技术,综合研究了目前开发阶段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微观剩余油分布及水洗特征。研究认为:H3Ⅱ、H3Ⅲ层系孔隙结构好于H3Ⅰ、H3Ⅳ;微观剩余油的分布形态多样,多呈斑块状及簇状分布,图像定量分析结果H3Ⅲ层系含油率较H3Ⅱ、H3Ⅳ高;含油孔隙类型分为粒间孔内含油、溶孔内含油、杂基内含油、定向颗粒微孔含油四种;岩石粒度偏细的含砾细砂岩、细砂岩为主的储层是挖潜的重点。
其他文献
  枣园油田枣南孔一段油藏主要含油层位为孔一段的枣Ⅳ、Ⅴ油组,油层平均有效厚度58.3m/19层;断块内有17条断层,划分为9个断块区,平均断块面积为0.19km2.油层连通差、储层物
会议
  为了提高采油速度,在平台寿命期限内提高采收率,在实验室评价及海上油田矿场先导试验的基础上,锦州油田开展了中高含水期的化学驱矿场实践.聚合物驱动态特征明显:注入井井
会议
  针对聚驱后剩余油"普遍分布,局部富集"的新认识,开展了注聚后流场重整非均相复合驱先导试验挑战60%采收率,在优化方案编制方面,建立了时变的精细地质模型,揭示了剩余油分布特征
  渤南油田一区含油面积13.7km2,地质储量1930×104t,标定采收率32.3%.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三段二砂组和三砂组,平均效孔隙度23.4%,平均渗透率为222 × 10-3μm2,油层埋深2880 ~2
会议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库项目的实施,我国石油化工储罐区不断增多。石油化工储罐的火灾爆炸事故危害极大,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还将
  石南21井区头屯河组油藏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的低渗块状砂岩油藏,目前油藏进入含水快速上升期,产量递减快,油层动用状况复杂。本文通过产液吸水剖面、密闭取心测试、过套管
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一维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的独特组合,被认为是传统纳米填充材料的替代或补充,是制备多功能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理想添加相。但
  鉴于中原油田主力油层水淹严重,交联、预交联、凝胶及其组合段塞等调剖调驱技术应用效果逐轮次下降,因此急需耐温耐盐性强、达到微米级颗粒粒径能注入地层深部的配套调驱技
  通过对化学辅助蒸汽驱过程机理的描述,研究机理的数值模拟实现方法。主要的机理包括氮气泡沫选择性封堵(堵水不堵油)、降低气相相对渗透率、封堵高渗通道、化学剂的消耗、
  渤海S稠油油田经历了近10年的注聚试验,主要分成单井注聚试验、井组试验、矿场扩大试验三个阶段,各阶段具有明显的聚驱生产特征,也取得了较好的注聚效果。目前S油田矿场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