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令开放与闭合的骨干部骨折与骨不连,术后3-4个月达到:解剖形态的骨板样与类骨板样替代,我们将之称为MO现象.本文主要讨论了骨折内固定形式与骨愈合模式的探讨,并简论了MO(memory osteosynthesis)概念的提出。
【机 构】
:
上海长海医院骨科 北京宣武医院骨科
【出 处】
:
第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令开放与闭合的骨干部骨折与骨不连,术后3-4个月达到:解剖形态的骨板样与类骨板样替代,我们将之称为MO现象.本文主要讨论了骨折内固定形式与骨愈合模式的探讨,并简论了MO(memory osteosynthesis)概念的提出。
其他文献
本文作者在多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实践中,结合中医理论,总结了提高治愈该病疗效的辨治思路和方法的体会.
目的 探讨Pilon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采用腓骨支撑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11例并进行随访.结果 参照Teeny等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优5例,良3例,可2例,差1例.结论 采用腓骨支撑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的Ⅲ型Pi1on骨折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目的:探讨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1on骨折的手术方法、手术时机、手术临床疗效.方法:对于1997~2005年接受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5例16侧Pi1on骨折Rüedi-A11g?werⅢ型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21~67岁,平均44岁.采用跟骨牵引及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固定时间12~20天,平均15天.待局部软组织损伤恢复满意后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从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
目的:述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手法治疗.方法:自2003年1月?005年12月,手法整复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25例.男17例,女6例,年龄4~15岁,平均年龄11岁.左侧14例,右侧11例.全部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均为意外摔伤.按AO/ASIF分型标准:C1型3例、C2型13例、C3型9例.其中合并尺桡双骨折一例、肋骨骨折一例、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一例.对本组资料的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时间,外
目的 总结Ⅱ型浮膝损伤患者的手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68名患者共74侧肢体的Ⅱ型浮膝损伤-膝关节内骨折病例的治疗方法、康复步骤,平均随访24个月,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以Karlstrom G,和Olerud S.浮膝损伤治疗结果标准判定;解剖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64.29%(18/28)、支架外固定组优良率80.43%(37/46);早期功能恢复期支架组优于内固定组.结论:
研究天鹅记忆接骨器(SMC)治疗骨折与骨不连、以及其产生的动态记忆应力促进骨愈合的生物力学基础.方法:利用计算机仿真三维有限元技术,对肱骨型记忆接骨器固定肱骨的生物力学行为进行模拟,接骨器有限元模型共划分了3 487个单元,节点数为5 397,单元采用20节点四面体三维砖块单元;肱骨有限元模型共划分5 783个单元,节点数为9 863,单元采用10节点四面体三维单元.结果:接骨器固定肱骨后其内表面
研究天鹅记忆接骨器(SMC)治疗骨折骨不连的生物力学基础.方法:利用电测、二维(2D)、三维(3D)光弹性技术.电测通过贴片、标定,得到SMC的载荷-应变曲线,并通过固定新鲜人体肱骨,计算SMC的动态记忆持骨力值;通过2D光弹性技术目的计算SMC鹅颈加压部动态记忆加压力值;用精密浇铸法得到肱骨环氧树脂3D光弹性模型,模仿临床使用,得到SMC固定于的肱骨模型3D应力场分布,同时利用Leize偏光显微
目的:探讨双龙接骨丸对家兔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痴的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手术造成30只家兔左桡骨中下段骨折,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5)、双龙接骨丸组(n=15),术后第7天开始分别给予蒸馏水、双龙接骨丸药液灌胃.于术后第30、60天两组各处死家兔6只,取下桡骨,拍摄X线后浸泡于0.9%生理盐水并置于-20℃低温冰箱内.X线片用数码照相机拍摄后应用Photoshop 7.0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
目的 研究双龙接骨丸对SD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痴生长量及骨痴中微量元素(Zn、Cu)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造成桡骨中下段实验性骨折,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伤科接骨片组、双龙接骨丸组并每天分别以生理盐水、伤科接骨片悬液、双龙接骨丸生药液灌胃,术后第7、14、21天每组每次以断颈法处死4只大鼠,取下两侧桡骨,摄X光片后以电光天平称量桡骨重量差异、骨痂重量,再以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检测骨痴中锌
目的:寻求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的方法并探讨记忆生物力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成年湿髋臼尸体标本行CT扫描成像得到髋臼每层横截面图像,提取边界坐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5.6构建髋臼三维有限元,三维十结点四面体实体单元进行网格划分.结果:所构建髋臼模型共划分为121 239个结点、112 491个单元,客观反映髋臼真实解剖形态及生物力学行为.结论:构建的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为髋臼骨折内固定